筹资金打这一仗。
而且因为充分动员的关系,德国劳动力紧缺,许多原本德国的优势产业,都因为劳动力的缺乏而减产,不但无法对外出口,甚至反过来需要进口。比如煤炭,挖煤的工人往往都是强壮的男丁,他们都要进入軍队服役,而煤炭对战争又必不可少,德国原本是一个煤炭出口大国,现在反过来需要进口煤炭了。
波德平原的农耕条件优良,之前德国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大量向英国出口,可现在粮食也有可能需要进口,存粮还没有吃完,可德国政府预计,今年粮食生产将受到影响,因为留在农村的老弱妇孺的劳动力,显然无法让德国波兰的农业保持旧有的产量。因此德国波兰禁止了粮食出口。政府开始征集所有余粮,应付可能生的粮食紧缺。
德国还没有开始进口粮食,煤炭进口也不是从中国,而是从距离更近的俄国和乌克兰,甚至从奥匈帝国也能进口一部分。煤炭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可就跟粮食一样,很重要,但并不稀缺,许多国家都有煤炭生产。
澳洲铁矿进口断绝之后,德国一方面从瑞典进口,一方面同样从俄国、乌克兰进口,同时本国的钢铁生产大幅度下降,也开始对外直接进口钢铁,主要进口国是奥匈帝国、俄国和乌克兰,以及乌拉尔王国。
可以说,单纯从出口上来讲,其实这场战争中,从德法获取最大利益的,并不是中国。中国充其量只是出口附加值更高的武器装备,原材料领域则基本没什么出口。
法国主要从英国、美国进口钢铁煤炭,也不是从中国进口。澳洲公司从澳大利亚向法国出口铁矿,也竞争不过美国,因为美国距离欧洲的距离更近,海运上占有绝对优势。
可有一项产品,中国确实最大的提供商,谁也无法跟中国竞争,那就是信用,或者说基于黄金的货币信用。
打仗打的是人和资源,人都被用来打仗了,资源就只能靠买,买就得有钱,金本位时代的钱就是黄金。
法国不得不大量向英美借债,用来购买英美的商品和原料,可由于英国的封锁政策,导致德国不可能从英国取得资源,从中国取得资源,就得拥有中国货币或者持有黄金。
德国人通过各种办法融资,作为一个在中国经营者最大洋行的德国商人,德国大使不可能不寻求德璀琳的帮助。
这时候德璀琳才现,原来做钱的生意,比买卖军火利润都大。德国大使希望德璀琳能把德国债券推销给中国资本家,这方面德璀琳这个掮客,拥有比那些更强势的德国资本更大的优势,因为他做中间商,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人脉。
德国大使给德璀琳的佣金是千分之三,这虽然比不上他做其他生意的佣金比例,可是规模极大,而且推销的成本极低。他做一单奢侈品生意,佣金可以过百分之十,但从设计到交货,往往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然后才能做成一笔几百到几千英镑的生意,极少有过一万英镑的大业务。但推销债券,只要卖出去了,佣金直接扣除,而且上限是没有的,百万英镑不算多,千万英镑也有可能,德璀琳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就能得到几千甚至上万英镑的利润。
这笔钱也不算多,可当德璀琳向一个相识的犹太银行家朋友推销之后,对方突然希望能够跟德璀琳合作,并告诉了德璀琳银行业难以想象的盈利模式。
犹太人雅各布希望德璀琳能通过自己的关系,直接垄断德国在中国市场上的债券行,他希望能成为德璀琳洋行的高级合伙人,一起做这笔买卖。
雅各布看重的并不是佣金,他提出,为了得到德国债券的承销权,可以把佣金降低到千分之一的水平,相信这样的优惠,加上德璀琳的人脉关系,应该足以打动德国政府。
不从佣金中赚钱,那么怎么盈利呢?雅各布看重的是债券利息,国债的利率有高有低,根据不同国家的信用水平,有的国家借款甚至比商业借款都高,过百分之十的比比皆是,但英国、中国这样信用坚挺的国家,甚至可以把国债利率压低到百分之三一下,也就是三厘以下的水平。
不过战争中的国债利率都不会低,即便是中英两国,战争债券的利率都能过五厘,因为战争债券的风险大,最主要的,还是战争融资的不可替代性,导致资金紧缺,那么获取资金的成本当然就更高了。
这次德国行债券,提供的利率是九厘,而法国因为战局不利,向英美借债的利率甚至达到了一分二厘。
相比九厘的利率,千分之三的佣金,实在是一个小的不能小的利润了。
不过投资人持有九厘的债券,是作为战争风险的回报,德璀琳和雅各布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持有债券,同时雅各布也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他希望德璀琳可以打通关系,垄断德国债券行,雅各布则提出,他有能力将这笔债券以更低的利率打包出售出去。
雅各布表示,只要德璀琳能跟德国政府签订协议,以九厘的资金向他借钱,然后雅各布会将债务打包,行七厘,最多八厘的债券,他们就能得到千分之十以上的利润,而且风险是投资人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