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手里已经拥有了六百人的兵力,至于这些人的忠诚度问题,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一群为钱二战的雇佣兵,这就是他对自己招募的华人士兵的定位。
可他却根本不懂,也不屑于去弄懂,中国从来就没有什么雇佣兵文化,中国的士兵从来不曾单纯为金钱战斗过。但凡是拿起武器跟官府开战的士兵,无一不是冲着升官发财来的,尤其是那些天地会头目,绝不是为了钱。
科林手下这六百人,别说周琅之后派来的,让魏连理带过来的三百人,就是科林手下原本自己招募的那三百人,现在也基本上都被天地会控制户了,转了一圈,科林真正掌握的,还是那几十个雇佣兵。
但这些雇佣兵的情况十分不好,他之前借口说雇佣兵大半生病而不愿意向周琅派军官,虽说是借口,但也是事实,一群北欧人来到台湾岛,如果说马上就习惯了,那是不可能的,哪怕这些人在印度已经适应过热带气候,可印度跟台湾的气候环境依然是有差异的,土壤、饮水中的微生物群体肯定不一样,带来的疾病也肯定不一样,所以登陆台湾之后,大量雇佣兵确实就染上了一些疾病,上吐下泻,但因为他们毕竟在印度待过,所以到不严重,没有影响到战斗力。
可是经过连番的战斗,他们身体越来越虚弱,这次之所以有十几个雇佣兵死伤,最大的原因也是虚弱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导致在跟港口上来不及逃走的清军的肉搏战中,竟然被打死了十几个人。此战过后,他们的体力下降更严重,已经有二十多个雇佣兵行走困难了。所以科林才会向周琅请求援助,没想到周琅大度的派来了三百人。
周琅的举动,让科林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错了,周琅并没有针对自己的想法,一切都只是自己过于谨慎。但他依然决定,不再为周琅提供帮助,不会派人去帮忙训练士兵。原因很简单,他是来负责监视周琅的,他的任务是时刻保证中国东印度公司出于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控制之下,如果周琅的实力过于强大,想控制就难了。
但目前他还不太担心,因为相比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拥有十万以上軍队的情况,周琅目前的实力还很弱小,只有一千连武器都无法装备齐全的士兵而已,在科林眼里,这简直就是一群农民。
但这些农民干活倒是非常麻利,占领打鼓港之后,发现雄镇北门和岐后汛炮台的建筑都有些残破,科林就组织士兵进行修复。这里的地形真好,比左营半点不差,但水文条件更加优良,只要将两座炮台要塞修建好,任何来自海上的威胁都将不存在。
就在科林忙着进行土木作业的时候,周琅的消息到了,向他通报了目前凤山县的情况,告诉他清军三千精锐南下,单靠凤山县天地会的武力看来无法抵挡,周琅要求科林派人赶回凤弹汛,然后联合天地会力量一起对抗清军。
科林已经跟清军多次交手,对清军的战斗颇不以为意,但他也没碰过清军的精锐軍队,所以也说不好对方的战力,但他依然对胜利充满信心,原因很简单,就算对方训练更严格,可装备上却不可能有太大的飞跃,科林认为自己基本上是在面对一只冷兵器軍队,哪里有打不赢的可能。
唯一可惜的是科林手下的雇佣兵这次发挥不了多少作用了,他得第一次完全依靠当地雇佣兵来打仗。
疾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不得不将手下现在能用的雇佣兵一分为二,因为周琅并没有要求他本人去凤弹汛,而是让他去左营镇守。凤山县的形势不好,左营的形势也不好。
清军主力已经进入小店仔,哪里位于官道上,其实是一座小镇。历史上由于这种官府设置的舖舍,一来都在官道上,二来有舖兵存在,极有交通便利,又有安全保证,所以商人也乐于在这些地方集中,建立商铺,久而久之舖跟铺都成了同义词。
小店仔舖就是这样一个小镇,距离观音山舖只有十里,事实上清军到了小店仔舖就到了冈山营地头,距离左营就只跟着一个半屏山了。周琅认为清军没有任何理由绕过左营来进攻凤山县,所以很有可能在攻打凤山县之前,清军会先攻打左营。目前的形势是陈周全被吓怕了,可实际上周琅的老巢左营更危险。
因此周琅要求科林立刻回去坐镇左营,但同时告诉他凤山县更为重要,清军有可能不会分兵攻打左营,而是直接从官道进攻凤山县,要求科林派菲舍尔来帮自己指挥軍队。并且告诉他说,如果清军主力攻打左营,就让他派人来凤弹汛联系,周琅会让菲舍尔带兵去支援,如果清军放过左营主力来打凤山县,周琅也会派人去联系他,让他带人来凤山县支援。
这些分析也有道理,科林不疑有他,所以他马上开始行动。
他根本就不知道,周琅心中已经有放弃左营的打算,派科林去哪里跟清军决战,让科林挡住清军前进的主力,如果他够种,挡住了清军,不过是保持现状而已,如果他挡不住,不管是被清军抓获还是战死,对周琅来说都消灭了一个心腹之患。让他派菲舍尔来,理由也很充足,那就是菲舍尔是雇佣兵中经验最丰富的军官,除了科林,就他最合适在凤弹汛指挥。可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