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放在2万吨以上的战舰上,才算是正常,乳沟放在00吨,1万吨,那根本不行。
小船拉大炮,在整个战舰发展初期,比较的明显,比如说,日本为了对付北洋水师准备的战舰,那就是用小吨位舰船,拉起大的炮,这是一种逆海军发展的,到了后期,基本上要和谐统一,主流海军国家,很少出现那种七炮塔神器的舰船,也只有在不那么发达的国家才会出现。
定海军的建造能力,重炮早就弄出来了,炮台,虽然有些困难,可是在赵信绘制出图纸之后,也弄出来了,甚至一些更加新鲜的东西,也在赵信的提点下,做了提前的研究和测试。
赵信是一个军事爱好者,也很的渴望舰船大炮的时代,战列舰的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说,背负式的分布,比如说的,统一口径,全重炮主力舰,这些都是基本的概念,他都知道的,可惜,在轮船上面,受到了限制。
这不是一蹴而就能够成功的,对于渴望战列舰出现的赵信,想着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这个过程,就减少,至于在这个过程之中,耗费的那些投入,那就无所谓了,这个就当做是发展时期的必然投入吧。
因为赵信的存在,有赵信这么一个先知先觉者,在研究方面,耗费很少,大部分,赵信就指导了正确的方向,就比如说,轮船,在历史上,轮船实际上是经历了很多,甚至连辅助动力都有很多的选择的,最终,历史证明了,蒸汽机是最合适装上的。
这个也是定海军这么容易攀升科技线的根本,为什么基础科技,投资这么大,非国家,或者是一些庞大公司才能有能力推动,就是因为,基础科技需要验证的东西太多了,在无数次的失败之中,才能够幸运的获得一条前进的道路。
可惜,这一切,在赵信这里,赵信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未来发展的道路,获得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
赵信也知道,这会丧失一些东西,要知道庞大的基础研究的排错,在一定程度上面,会产生巨大的浪费,可是这些失败的过程,失败的研究,或许在某一方面获得突破之后,就会成为原始积累,这个在后世已经无数次的验证过了。
如果说,为了这些失败的经验,按照后世那样,全面的研究,那是赵信不希望看到的,赵信的眼光,可以支持很长时间,如果说,能够在三四十年,基本上,追上后世的发展高度的话,赵信为了让科技发展平稳,还是会全面的发展的,可是再此之前,就没有这个意义了。
成功的道路上面,速度最重要,一直到某种高度之后,才会考虑质量。
对于舰炮来说,最好的,就是放在船上, 400毫米的主炮,这已经不是风帆战舰能够承受的,就算是再大,也不可能,甚至某种程度上面,风帆战舰,能够容纳的最大口径,就是在100毫米左右。
要知道,在西班牙帆船的时代,一艘一等战列舰,是可以容纳上百门口径不小的火炮,可惜那些火炮是旧式的火炮,这样的火炮,他们的威力,不大,多是在米之间的射程的,后坐力也可接受。
伴随着定海军,在火炮上面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炸药方面的研究的提升,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威力何止提升十倍,加上各种管身自紧,还有炮箍的提升,毫不客气的说,就爆炸时候的镗压来说,提升了不止10倍,这种情况之下,火炮本身的材料,是能够承受爆炸的冲击,可是后坐力不行。
后世也有无后坐力炮,但是后坐力炮,多是单兵,或者是小口径的,大口径火炮,可以进行某些设置,减轻后坐力,但是完全减轻是不可能的,甚至有些火炮,为了保证威力,不会采用后坐力减轻的设计。
现在的定海军,对于火炮的研究刚刚起步,只是在不停的增加炸药的威力,来提升整体的威力的,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火炮的威力提升非常大的,可是对于木质帆船来说,却不是那么的友好,毫不客气的说,强悍的后坐力,是木质帆船的噩梦的。
从180毫米左右,到150,再到105,一步步的降低,如果从英寸上面来说,几乎已经降低到了4寸的程度,可是对于西班牙帆船来说,火炮威力的提升,也代表着战斗力的提升,借助着一些平台和装甲,能够承受105毫米火炮的后坐力的时候,一艘船的火炮数量,也从巅峰时期的174门,降低到了60门左右,可是整体的威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不说射程,新式105毫米火炮,它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10公里,虽然对于有效射程而言,只有一半多一点,可是这个距离,比之之前有巨大的提升的。
另外一个增长的是威力,使用了新式火药的105毫米火炮,他的威力已经不比老式的210毫米火炮差了,更别说射速的,3倍,甚至更高的射速,让定海军的战列舰,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提升的。
可是,习惯了舰船巨炮,特别是憧憬日德兰海战的赵信,更希望看到,战列舰,在目前的状态之下,诞生到他的手中,在定海军的科技条件,已经有了诞生的条件了。
这才是赵信,不顾需要,强行的开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