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或许因为后世的咨询,眼光,对于全局有不错的想法,可是行军打仗,从来都不是他长处,他也没有接触过,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在这个方面,耗费更多的精力。
可是韩琦这么诚心的询问,他也不能拒绝的,没办法之下,只能够装模作样的看看。
可惜陌生的地名,这些都不是大战所在地,也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有些时候历史看待的,都是在青史留名的大人物,甚至说,仁宗朝,能够听得上名字,都是大人物。
反倒是那些看起来很重要,甚至是立下不小的功劳的,完全没有名字和记载。
军事上不懂,可是图还是可以看的,没有什么山河地理,只是看平稳分布就可以了。
大体上,这些棱堡,以三个一组,每一个棱堡之间的距离,不超过60里,这几乎是快马一个小时的距离,相互依存,互为犄角,在这三个棱堡的区域之中,是绝对安全的区域,不拔掉这三个钉子,身后的一切都安全了。
三角形,是最稳定,最具备进攻性,60个分成了20个组,几乎挡在了西夏的最前线,反倒是面对辽国的地方没有。
赵信愣了一下,指出了这个问题。
韩琦绝对是深思熟虑过的,辽国跟北宋的边境非常的绵长,从山东河北开始,一直都延伸到山西陕西,再到西夏这边,绵延数千里。
可是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人口稀少,或者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如果要设防的话,防备不过来。
不过对于北宋来说,是远,对于辽国来说,何尝不是,千里奔袭这玩意,对于流寇来说,这没什么,对于国家军队,特别还是北宋时期,那是噩梦,辽国要来,也是在河北方向,从这里,也是不划算。
赵信点出来,或许辽国不会来,西夏呢,西夏如果那么老实,不涉足辽国的领地,那就不会跟辽国开战了。
再说了,为将者,必须考虑所有的可能性,赵信提到的,确实是韩琦所没有想到,不过这么大的地盘,如果真的摆上一堆的棱堡,就有些浪费了。
赵信只是在战略眼光上面点一下,具体的做法,就由韩琦自己来,果然,很快的,韩琦就做出了取舍,从西北面,抽调了2组,虽然说,会造成西面的薄弱,可是18组顶在哪里,还有后方的城市城寨,少两组并不是问题。
在辽国这边,这两组也不是为了御敌于外,而是为了警戒,所以,不在意3个一组的方式,而是分别的布置,6个每一个之间,可能距离超过200里,却可以让最少1000里的范围,不可能随随便便的穿过。
这个布置,如果放在城寨方面,那就是给西夏送菜,只要西夏选择这一条路,那么这些城寨,恐怕连一天都当不下来,所有的士兵,武器,给养,都会成为西夏的战利品。
可是放在棱堡上面,却无比的合适,人数,已经不是攻陷棱堡的必然需求,不计代价,用十倍,甚至是三十倍的力量来换,把棱堡的人给换光了,棱堡也就攻占下来了。
正是这种想法,让韩琦反思在西边的布置,似乎有些太过密集了,3个一组,有些过,开始调整,虽然最终,没有再把棱堡向东抽调,却更加的合理分散的,这一个体系,从建成那一天开始,就成为了西夏的噩梦。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明天就是拍卖会了,他们一路赶过来,也有些累了,就告辞回不去休息,赵信点点头,送他们出来,在临别的时候,专门的嘱咐了叶清臣一句,明日如果有闲暇,可以过来跟他一会。
叶清臣有些莫名其妙,其他人也差不多,叶清臣不是跟赵信第一次见面们,有什么需要单独谈,可是到了他们这个级别,不该问的就别问,叶清臣也是答应下来,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