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跟辽国的关系,谈不上亲密,也谈不上唇亡齿寒,真的要说唇亡齿寒的,应该是北宋和西夏,因为在三国之中,辽国明显是最强大的。
可是偏偏,北宋跟西夏之间的矛盾更多,从仁宗即位,一直到神宗时期,百年的时间,两国之间,争斗不休,几乎谁都是抱着灭亡一方的想法,只不过对于西夏来说,是空想,这个空想,却成为了拖垮北宋最大的祸首,跟明朝时候的女真是一样的,北宋立国之间,花在西北的军费,百年的时间,可能高达20亿贯,这是一个可怕的,让人胆寒的数字。
贯穿北宋的历史,北宋和西夏之间的争斗不断,西夏立国三战,几乎都是跟北宋打的,可是正式让西夏稳定下来,还是在1044年西夏跟辽国一战。
战争是起因很简单,起初元昊请求辽国发兵协助自己共同攻宋,可是由于富弼使辽,安抚住了辽兴宗,他没有继续出兵,反而要求元昊出兵帮助自己平定内部部族的叛乱。
元昊率领西夏军队的确照做了,帮了半天忙,辽兴宗一点好处也没有元昊,反倒把虏获的战利品都抱到了自己的营寨,元昊很生气。紧接着辽国嫁给元昊的公主失宠,不久就过世了,元昊压了很长时间才告诉辽兴宗,这次轮到了辽兴宗很生气。
在双方都很生气之后,元昊又派人挑拨辽朝境内的部落叛乱,杀了辽兴宗派来的使者,这一下彻底气急了辽兴宗。他决定教训一下这个刚刚崛起的小兄弟,让他知道得听自己的话。
这一场战争,就这么开启了,辽国兴兵十万,气势汹汹的向西夏而来,动静很大,却被元昊用拖延战术,先是败退,引辽军长驱直入之后,集中兵力进行决战。
一战之下,深入到了北部荒原的辽军战败,10万辽军损失大半,包括萧胡靓在内,大批大臣被俘,辽兴宗狼狈而逃,这一战是西夏大胜,可是元昊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选择了正确的选择,送还俘虏,并且继续向辽国称臣。
从此,西夏彻底站稳脚跟,在跟辽国的谈判之中,占据了一些优势,从此之后,辽国跟西夏之间,再也没有任何的战争,一直到辽国灭亡,七八十年之后,西夏才跟金国一战。
西夏这一战之后,终于从一个依附的势力,变成了真正跟辽国有平等交流的势力,甚至之后的众多战争之中,哪怕西夏被北宋打的很惨,即将失败的时候,辽国都会施压,哪怕没有真正动手,却牵制住了北宋,让北宋无法全力进攻西夏。
在三国之中,辽国一直都占据心理的优势,哪怕在1044年,败给西夏,同样没有改变这种心理优势,在水泥和棱堡出现之后,曾经击败过辽国的西夏,居然这么轻易的,就要灭国了。
哪怕辽国再怎么的迟钝,从求救的公文上面就可以看出来,一封封的发来,越来越危机,许诺的条件也越来越高,之前还是纳贡称臣,现在,几乎是准备依附了,这代表着什么,灭国就在眼前。
就算辽国再怎么短视,也不可能坐看西夏灭亡,唇亡齿寒算不上,西夏的遭遇,引起了辽国注意,正是这种关注,让他们吓了一跳。
辽国同样是骑兵战术,最多比西夏规模大一点,整体的兵力更高一点,可是看到这样的铁桶阵和层层突进,他们也没办法啊,真的代入到自己的身上,除了后退,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西夏只有五州之地,退无可退了就只能够投降,辽国或许好一点,可是凭借着国土的面积,撑到北宋撑不下去,这可能么?恐怕连最激进的辽国将军,也不认为,他们能够依靠着国土,拖垮北宋。
北宋不用彻底的占据辽国,只要拿下西夏,威压吐蕃,再拿下幽云十六州这些辽国领土之中最精华的部分,辽国就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这些地盘,或许比西夏的大,可是也抗不了多久啊,一旦北宋恢复了汉唐江山,那么辽国就真的是游牧民族了,完全无法用的中央上国的名头了。
铁桶阵和水泥,成为整个北宋最可怕的军事武器,这两者之中的核心就是水泥,这一点,辽国和西夏,还是用了很长时间,耗费巨大才得到。
水泥的廉价性和出色的性能,可以跟北宋的防守能力珠联璧合,让这个武器成为了北宋的首选的,北宋也知道,在跟西夏和辽国战斗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取胜的关键。
北宋的优势是什么,守城,可是守城,总要有城可守吧,深入内部,大城林立,无论是辽国,还是西夏,都攻不进来,甚至金国突然袭击,攻破了开封,可是最终止步于长江前方,中原庞大的国土和一个个密集的城市,让游牧民族的铁骑,无法顺利的进入,金国如此,蒙古同样如此,不是来自中东的回回炮的出现,或许他们面临着城市的铜墙铁壁的,依然只能够望洋兴叹。
在这个时代,辽国和西夏的攻城能力,还没有后来金国和蒙古的高度,北宋和西夏的争夺,更多的就是在边地,在一些草原和荒漠的地区,一些战略要点的争夺,几乎是几次反复。
北宋如果取得优势,就会建城,固守一片区域,把防线和战线,大大的向前推进一步,西夏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