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唐官> 19.更增一忠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更增一忠臣(1 / 2)

高岳很快回书,狠狠哂笑了李吉甫番,他说兵法运用存乎一心而已,黄帝何曾读过春秋,白起何曾读过史记?况且汉家典籍当中,教给人的都是忠义的道理,虽是蛮夷也可通用,李博士在当中却只能看到“犯上”和“诡谋”,真不知道这读书是怎么读的。如博士担心蛮夷开化后,会心生伪诈,不妨庆州学宫内便使用臣在兴元府学宫的那套教材好了,绝不会把“国之重典”给泄露出去。

一来二往,皇帝折衷后,便下达决议,《春秋左传》、《史记》等不授予庆州学宫,只授《诗》、《书》,另外学宫所需建设、学官禄米、典籍印制等费用五千贯,由朝廷拨给。

仲秋时分,庆州的方渠地界,被度支司招募来的决胜军数千射士,及他们的家属陆陆续续抵达,开始划分田界,接着商队送来各种农具、种籽,军营内则送来口粮、盐和一些耕牛,大伙儿顺着河川土地,抢种起可以迅速收获果腹的荞麦,一如高岳曾在百里城所做的那般。

高岳和论惟明在庆州城内,也参观了刚刚落成的学宫,学宫前立起文宣王的庙宇,数十名前来就学的羌人弟子,都自称为岐某、傅某或甘某,各个峨冠博带,正在设礼祭祀。

接着在论堂当中,就坐的州学博士何延望就教授这群弟子学问。

结果高岳听到,一名生徒用汉话发问,为什么我们要搞这些礼仪祭祀黄帝和孔圣?为什么还要设礼祭祀祖先,我们祖先都是放马放羊的,焉识得这些东西?

何博士雍然回答,因你们的祖先出自神农氏姜姓,你父亲不懂,你祖父不懂,但你们的祖先可是懂的。

看到生徒发懵,何博士便提笔,在纸张上写下“羌”和“姜”。

生徒们一看,这俩字好像确实很相似。

何博士就说,羌就是姜,姜即是羌,儿郎为羌,女儿为姜,羌人本就是炎黄的后代,后远居在西陲,和中土渐行渐远,现在我皇唐海内混一,你们认祖归宗才对,既然认祖归宗,便要祭祀先祖,又何须考虑到你一代两代的先人识得不识得?

这样一说,生徒们恍然大悟,原来都是同祖同源的手足啊!先前是有凶逆反乱,高大夫才不得不领兵敉平整个庆州的。

门外的高岳点点头,心想这儒学的教化作用,确实不是盖的,忽悠起来简直眼睛都不眨一下。

深秋时节,庆州的射士移民工作好了,学宫好了,屯田也好了,高岳才放下心,宣布定武军、义宁军出征的将兵,统统调驻去凤翔府的普润,冬日也要并营操练,自己则要听候皇帝的召唤,入京问对。

这次高岳是摩拳擦掌,他入京的目的,一是要落实来年再对渭北党项的征伐,二是要开始在全兴元和凤翔推行经界法。

至于先前俘虏的东山奴,已分数批送出,高岳已安排好:

兴元的茶园、草药园,不用东山奴,高岳将其分卖商贾或豪户,和雇人户佃植,作为兴元百姓的一个“自留地”;

一万东山奴入凤翔、凤州和兴州,在当地射士的监督下,种植棉花;

一万东山奴入兴元城固及利州的铁官,锻造农具和甲兵;

还剩三四千东山奴,全部入凤翔府设立的马坊和羌屯里,替国家和军府放牧豢养马匹。

为此,西川节度使韦皋还专门给高岳写了封信,主动撺掇高岳这次入京,必须取得对渭北党项的征伐大权,而后西川和东川也要加入“瓜分”羌奴的大势当中,你主西北军政,我主西南军政,并开辟石门路,招那云南来降伏。另外韦皋对高岳称,蜀地富产井盐,我正搜罗资料,准备复兴诸葛武侯治蜀时期的“火井煮盐法”,如是三川(东川、西川、兴元)的盐利将会大增,实现三川自给,甚至能抗衡东南海盐如今的独大地位,这样我西南、山南的方镇必将在朝堂居于上流。

不过复兴火井煮盐法,必须要大量的人手,引入羌奴劳作是最佳的选择。

高岳得到信件后,知道这火井,实则就是用天然气来烧制盐。

看来我唐自本人穿越以来,煽动蝴蝶翅膀后,而今打着复古旗帜,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科技革新,将来是否可以催生更为浩荡巨大的风暴,也未可知。

高岳给韦皋回信,答应此事。

原本三川和三南(山南东、荆南、湖南)的方镇就是攻守同盟性质的,这个小小的互帮互助根本不在话下。

另外在京城当中,兴元府判官韦平,也是高岳和韦皋的双重心腹,秘密赴岭南节度使杜佑在安仁坊的甲第,双方私下交换了承诺。

韦平代表高岳,对杜佑说:“虽有一万东山奴入节下军府,然则岭南气候和西北差异太大,道中恐多有死者,去了后遭逢瘴气,怕是死者更多。”

杜佑便急问计从何出,韦平告诉他:“羸弱者死便死了,强壮者可不入糖霜户,节下可将其编组成义从军,这样可得大用。”

所谓的“大用”,说白了就是把这群东山奴编组为岭南军府的“地方武力”,然后就是找到借口,用此军为后盾,征讨岭南地区的俚僚,及崖州的黎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