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韦皋则以西川节度使和云南经略使的身份,手先指背后的邛崃山,说到“自邛崃山而始”,接着又指着南面无边无际的山岗,连往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又说到“至大渡水”,“大渡河曲处,飞越、廓清、铜山、潘仓、黎武诸城所在地,皆为勿邓、两林、丰琶三部落居处,拱卫邛崃关,印章世袭罔替,为国家守边,我等两川、山南诸节度使立誓,平日对东蛮施以恩惠,战时出兵协助东蛮,绝不失信!”
而后冲天的欢呼声里,韦皋和高岳赠送东蛮三部五百匹战马、千杆长矟、甲胄百余副,而东蛮三部的大鬼主则送给唐军无数牛羊的肉脯,作为供给,并答应出三部蛮兵一万,追随奉义、定武军继续往南,作势攻打巂州。
然而高岳和韦皋看得也清楚,整个黎州地被大渡河切割为南北两大部分,除去一些河边和要道上的军城据点外,其他都是山,数不清的重山峻岭,现在他们在东蛮三部的支持下所能控制的,只是大渡河北部而已,所以在寻找西蕃、南诏主力决战,和巩固既有地盘这两个选择间,高、韦择取了前者。
韦皋在黎武城的决断很快,他将所有东蛮分为五十七个小羁縻州,大的方面依旧让勿邓、两林和丰琶三大鬼主统辖,随即让奉义军分队,占据黎武城周围四处据点,设定蕃、沈黎、要冲、山口四城,各自分拨千名奉义军将兵,在此修缮城防。同时韦皋还让东蛮部落,沿着黎武城绵延的武侯岭,用竹木构筑木栅堡寨共十一处,逐个立起烽戍互保,又在黎武城西二十里处的平畴处,立“汉源场”,划定田地和邸肆的地址,准备马上让奉义军留下部分,于此和东蛮杂处,屯田通商,以备长久之计。
旬日后,兴元大将蔡逢元领后继的三千定武军将兵,翻越邛崃关,至黎武城和节度使高岳的主力会合。
这时,韦皋在包含核心黎武城在内的五座军城处,各留八百奉义军将兵守护,而后领其下六千将兵,并高岳定武军七千,及“东蛮城傍义从”八千,共两万一千人,出黎武城,朝大渡河北的通望县奔去
隔绝南北华夷的大渡河,距黎武城不过百里的距离,并且地势逐渐开展缓和,有利于大军通过或列阵作战——高岳和韦皋出城三十五里,到白木驿处将军队前后左右各部展开布阵,继续往前——这时驰往大渡河南的斥候和东蛮兵相继来报,二百里外大股西蕃的兵马已从自巂州要冲登台城而来,现在翻过木瓜岭,已快至清溪关。
“清溪关乃大渡水以南,通往巂州的第一关隘,其更南处即登台城,更南处即是巂州理所三阜城,故而巂州得失,全在清溪关一关之上。”韦皋在军阵当中,遥指南方急言。
高岳便在马上,询问分置左右,熟悉黎、巂地理的蛮兵:“清溪关地形如何?”
蛮兵即说,清溪关南隘最宽处不过丈余,两侧壁立千仞,连山带谷,下有清溪,是最为险要的地方,不过此关虽然如此,但山中有不少“细路”,依旧可翻越过去。
“可至何处?”
蛮兵答复说,自从西蕃派大军镇守登台并把守清溪关后,东蛮和南诏间的通道被他们隔开,所以我们就用砍刀,在清溪关以西的山谷密林里,砍出数条细路来,这些细路统统连往登台城北面的“北谷”——北谷为登台西北的绳水所出处,切出一大片河谷来,绳水则直通登台城下。
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岳和韦皋几乎同时都是灵机一动,敏锐地认知到奇袭的机会到来了。
“为争取时间,我们需要波疑兵。”当即两人便做出决定,派遣定武军的明怀义和奉义军的张芬两员将军,各领一百名骑兵,及东蛮兵三百人,先抢渡大渡水!
通望县处,大渡河咆哮着飞腾而过,此处河川落差极大,普通的舟船如在此行过,不知觉中便会如忽然坠崖般,从一个河段跌落另外个河段,粉身碎骨,故而得名“殪口”,足见它不知道吞噬了多少生命!唐军立阵在河北高岸上,望见此景,不由得各个胆寒不已。
可东蛮兵熟稔水文地理,他们拥有牛皮做的大筏子,自上看去,像个平整的四方形,四面都有长篙,可以灵活地在大渡河中打转,舟人也各个艺高人胆大——明怀义、张芬的两百名骑兵,连人带马就在坐在这牛皮筏子上,渡过一个个庞大恐怖的漩涡,到南面河岸上去的。
“阿爹,你这是又.....”明怀义在西北的荒原地带,骑马驰骋作战,是毫无畏惧的一条汉子,可现在却撅着屁股,脱去铠甲,听着四面雷鸣般的水浪声,又在激流里感受着颠簸倾覆的危险,是手足都软了,只能瘫趴在筏子上,死死拉着同样惊恐不安的战马,在心里又是求菩萨庇佑,又是骂自己这个姓高的阿爹的,也不知最终靠什么支撑,才到了南岸的。
到了南岸后,皈依净土宗不久的虔诚教徒明怀义,跪在河砂地上,从衣衫里取出念珠下,狠狠呕吐飞泻了几口,然后就原地打坐,连着念好多南无阿弥陀佛,可头脑还是天旋地转的,他两个弟弟送来铠甲给他披挂,四周人马嘶鸣,“快上马啊,节下军纪最严,不能耽误。”
明怀义勉强直立站起来,穿戴好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