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村,良臣起了个大早,匆匆刷了牙,洗了脸后,便跟他爹说出去走走。
“你早点回来,明天还得去府里院试呢,别光顾着玩,早点回来温读啊。”
魏进德笑容满面的看着小儿子的身影消失在院门。自打小儿子府试中了甲等第一后,他在村里的腰杆子挺的可是直的不能再直,走哪都是昂着脖子。
再加上大儿子现在在县里六房当差,他魏进德现在可是村里的大人物了。现如今,四里八乡,哪个提到魏家不翘起大拇指赞一声,都说老魏家祖坟冒青烟了,这一代总算是出文曲星了。
魏进德记得那天,县里突然来人吹吹打打送喜报来,说小儿子良臣府试考得甲等第一,当时,他欢喜的险些晕过去。
左邻右舍帮着将送喜报的打发走后,魏家那可是热闹了整整半天。响晚的时候,魏进德买了酒烛,鞭炮和香,提了几段纸摸到祖坟那,哆嗦着将老魏家终是出了读书苗苗的好消息告诉了列祖列宗们。
这是他第二次去祖坟了,上次还是去告诉祖宗们老二当公公的好事。
府试是六天前放的榜,一放榜之后良臣就回梨树村了,他是个乐意将自己的成功和别人分享的人,也是一个善于从任何事物中发现乐趣,并就此提升自己的人。
甲等第一,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
梨树村的村民接连几天看到魏家小三大摇大摆走在街上,逢人就招呼,说自己中了甲等第一。
今天,是良臣在家的最后一天,明天他要去府里参加院试。
说起来,良臣有点冤枉。
因为按照制度,县试、府试的甲等第一,俗称“小案首”是不用一步步再考院试的,直接可以获得秀才功名进学。前十则是一项荣誉,考试时需提坐堂号。
身为河间府试甲等第一,良臣当然不必再参加院试,不过因为他太过优秀,以致河间府上下对他侧目以待,均想知道他院试时会交出一份怎样的试卷。
这好奇之人,包括了已经离开河间南下的小国舅郑国泰,包括了知府陈伦、同知刘国泰等人。
甚至那护卫小国舅的锦衣卫百户宋江剑还特意留人下来,只待魏良臣院试一结束,就将消息递过去。
万众期待之下,良臣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只是,怎么考却是个问题。
难道再交白卷,然后写句学生无能交白卷,劳烦提督打个圈?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府试甲等第一都蒙回来了,院试就是刀山火海,良臣也要去闯一闯。说不定鸿运高照,还真能让他把“案首”弄回来了呢。
良臣觉得有很大可能,他虽然不想和郑国泰走的太近,可小国舅的势明白无误的摆在那,用与不用,现在看来也不是他自己能够左右的了。
不过有一点良臣心里没底,那就是郑国泰个家伙把自己的卷子送进京了,别因此再引发一出大明朝的文化革命出来,那就真的闹大了。
良臣,不是很想当这个潮流儿。
能让人放心的是,郑国泰对他魏良臣没有恶意,并且始终充满兴趣,故而良臣相信,郑国泰的姐姐就算看到自己的白卷,也不会使自己有什么性命之危。
或许,仅仅是郑国泰真觉得有意思吧。
郑国泰走时告诉过良臣,他此去江南是要请一二名士编写一本书,虽然郑国泰没有明确说要编什么书,但良臣也能猜出,多半和她姐姐有关。要不然这小子不会对宣传之道那么感兴趣。
他现在担心的是,一旦院试结束,郑国泰会不会就派人将他绑走。良臣寻思,是不是院试结束拿到秀才功名后就找个地方躲躲郑国泰。
想着这些事,他在村里没有目的闲走,发现自己离社学不远,不由干咳一声,整理了一下衣衫,摆出一副前辈的模样,抬起小下巴,背着手慢慢向社学走去。
今儿是社学复学的日子,前些日子因为吴夫子丧事和府试的事,社学陆续停了半个月的课。
梨树村的社学规模并不是很大,总共有三个班六十多个学生,其中参加了这届府试连魏良臣在内不过九个人。
令人遗憾的是,除了魏良臣,其他人都没有考上。就是那个被社学很看好的刘明心也没有考上。
良臣来的时候,社学的学生们还没有上课,他站在大门口,一脸慈祥的看着那些比自己小的孩子们。
很快,就有学生发现了魏良臣,有参加过府试的学生立时认出是府试甲等第一的魏良臣。
“是魏…学长,见过魏学长。”
“拜见魏学长!”
学生们向着魏良臣抱拳,话语传出时,更多的学生看到了魏良臣,于是很快的,所有的社学学生都来拜见魏良臣。
“你们要好好读书,争取有朝一日,也考个甲等第一回来,给咱们社学争光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要你们用功了,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良臣含笑向着众学弟们打招呼,背着小手,在人群中看来看去。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