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山沟书画家> 第一五四章 风雨大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五四章 风雨大作(1 / 2)

书法,讲究天人合一。

有些传世之作,往往便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诞生的。一代书家,有些代表之作,让他第二次再来写一遍,就没有原先的感觉了。诸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那是在有多悲痛的情况下所写的?

这种情感的酝酿、宣泄,天、地、人,三者合一,只有这么一回。

《兰亭集序》,便是在曲水流觞,兰亭赋诗,这样的欢快场景下应运而生。就连王羲之本人,在那日之后,再也无法达到兰亭集序这样的神助之作,将此作品视为珍宝。

可想而知,这幅作品,是有多么难能可贵。

钟岳看着演化而来的场景,转身入室,准备创作了。那人还算是有点良心,给钟岳带来的是云母熟宣。如果是普通的生宣,钟岳估计得抓狂了。工笔山水画,太注重细节,如果用生宣,颜料晕染开,整幅画就作废了。

这幅画,钟岳并不是打算用写生的方式,现在意义上的写生,其实是从西洋画法之中借鉴而来,以至于现在的国画技法,也变相地注重写生了。

然而古代并没有如今定义上的写生技巧。很多画作的诞生,或是在行舟途中而画,或是在家中而画,靠得不是眼前看到的景,靠的是什么?

心中有山壑。

这便是国画的精髓了。画作的诞生,是人与自然精神的交流,而非视觉上的感官记录。

为什么总是称国画为写意画,就是因为国画蕴含的,就是文人的精神,是意志的载体,所以才称之为写意画。

画室之中,稍有人进来。由于还没开学,并没有作品要上交,大多数学生还享受着暑期的尾巴,偶尔过来凑热闹的同学,看到窗角那畔的大桌前站着的钟岳,先是一愣,继而露出一副怜悯之色,摇头叹气,呢喃自语道:“又是个不怕死的啊……”

钟岳已经开始拿一支小毫,开始作画了。

山水画之中,可以有人物吗?

自然可以,然而山水画中的人物,又与人物画中不同,讲究的是一个意象。

或许寥寥两笔带过,你甚至可能看不清此人的五官面貌,身形体态,然而代入到此画之中,你却能诧异地发现,你居然有了情感上的体悟。

这便是大家手笔了。

西方画派,更注重技法,然而国画,所有的技法,所有的色彩,都是服务于同一主旨。

那便是意向。

一幅画,你到底要表达什么?

是隐逸闲适,还是心中愤懑,亦或是欢快自得,等等,这就是国画的精髓了。

钟岳的线条,蕴含了神人九势的笔法。对于山水草木,更加是得心应手。纸上的线条,即使是未成画像,都能感觉到,这几笔,到底是在画什么。

流水潺潺。

墨韵之中,钟岳的笔法不断变换。

水是无相的,却最能够从中看出气势来。

曲水流畅,钟岳笔下的水,不急不缓,似乎恰好就是这样一个速度,能够让承载酒杯的荷叶慢慢漂流,在文人雅士之间横生妙趣。

如果这时候有现当代国画大师站在一旁,定然会觉得钟岳惊为天人。

用笔如此老辣,以至于整幅作品还未填色,便已经气势显露。

屋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已经雷声隆隆,一场狂风暴雨,在酝酿着。

钟岳放下笔。

走过去将日光灯打开,准备上色了。

这幅作品,钟岳将尺幅局限得很小,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画作,如果尺幅放得很大,上色就要耗去很大精力。

兰亭本来就不大,何必多此一举?

钟岳这幅画作,仅仅一个扇面的大小。

画板上颜料挤成了一堆,王希孟画法之中,颇讲究青绿着色,鲜明轻快,正是钟岳要表达的意境画面。

饮酒赋诗,击掌而歌。

此情此景,自然是突出一个乐字。

钟岳的画作里,对于人物采用的是模糊处理,然而整个画面看去,场面其乐融融,颇有神韵。

颜料,在纸间渲染开来。钟岳用笔用料,都显得极为老道。

雨下得有点大,雷声隆隆,整个画室内都没人过来,大概是被这瓢泼的大雨阻隔在了室内。

山岭、溪流、兰亭、雅士,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钟岳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虽然这借来的颜料因为开封时间有些久了,有些发干失彩。

但从整体来看,这幅画作,还是让他很满意的。

工笔重彩,在唐宋盛世,绝对是占据鳌头,随着文人画的博兴,被视为艳俗匠气的丹青渐渐落寞。直到近现代,这种水墨画大一统的格局才被打破,重彩迎来复兴。

这也是钟岳如今用色敢如此大胆的原因。

这是国画最好的时代!

钟岳放下笔,看着窗外的雨幕。

“提交任务。”

“宿主是否确认提交古韵绘景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