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奋斗在晚明> 第二百五十二章 乡试(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二章 乡试(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2 / 3)

方才是刘某莽撞了。”

刘惟宁神色一黯,拱了拱手道。

科举之事,本就是置讳莫深的,若有十足的证据还好,没有证据只会被人抓住凶猛的攻讦。

“不说这些了,今日有幸结识崔兄、赵兄、钱兄,当浮一大白!”

宁修举起酒杯放声笑道。

“来,满饮此杯!”

“今日当大醉!”

乡试最后一场考的是策论。

所谓策论便是考官根据时政出一道题目,考生自由发挥作文。

相较于四书经义,策论的开放性极大,最容易体现考生的思想性。

像殿试就是只考策论,由天子亲自出题,考生在大殿丹陛下作答。

但在乡试中,策论却是最后一场考的,显得有些无关轻重。

在此之前,同考官们便开始了阅卷工作,重点自然放在了四书经试上。

四书还好说,都是必答题。经试是要根据考生选取本经而分别批阅的。

同考官们会将卷子先阅览一遍,给出批荐,再把卷子呈递给主考官,由主考官复批。

通常而言主考官都会尊重同考官的意见,但有时也会重新写下批语

此时,提学官仇英便和本次乡试的主考官赵明和一起讨论一篇文章。

作为朝廷委派的湖广乡试主考官,赵明和是绝对够格的。

首先赵明和是庶吉士出身,散馆后又留任翰林院,苦熬资历熬到了侍讲学士。

别看这只是个从五品的官职,但在翰林院已经是仅次于翰林学士的存在,与侍读学士平起平坐。

再说,翰林院的官职是不可以用寻常衙门来比较的。

翰林院中任职的都是清流,都是简在帝心的储备官员,将来是有机会改任东宫讲官或者直接入阁参与机务从而平步青云的。赵明和外放到湖广充任乡试主考官从某种意义上讲便是熬资历,为将来升迁做好准备。

而身为湖广学政官的仇英只是副主考,无论是官职还是前景都不如这位京师来的贵人,自然要陪着万分小心,小心侍奉着。

“赵侍讲且看看这篇文章,下官以为其文中正,言之有物,是本科乡试中为数不多的佳文。”

赵明和接过文章,轻嗯了一声。

他对仇英的态度很满意。仇英没有称呼他主考官,而是以翰林院的官衔相称,明显是懂规矩的。

莫说这区区乡试主考官,便是六部郎官都比不了翰林院的一个侍讲学士。

赵明和展开来看,只看到第一句便吃了一惊。

“齐王有服天下之心,亦不自知其难矣。夫齐地而止一,已非必胜之势也,而乃欲服八,抑何小视海内耶?”

这开篇就很惊艳嘛。

赵明和一边捋着下颌短髯,一边点评道:“此子倒是十分懂得抓题眼,这个开篇可谓犀利。”

赵明和是庶吉士出身,文章功底自然是没的说的,能得他如此夸耀证明这文章确实有过人之处。

仇英淡淡笑道:“赵侍讲不妨接着看下去。”

赵明和微微颌首,便继续读来:“今夫形势之说,似不足以量王者,顾未有不自量而轻量天下也;乃有治未治乎王者,而几欲挟其区区之地,谓斯世可自我而定,其亦未审乎天下之势,而狡焉思逞者也”

他沉默良久,喜上眉梢道:“妙哉,妙哉!这展开也十分之自然,让人丝毫挑不出毛病来。本朝能作出如此文章的不出十个。”

说罢他又觉得似乎有欠妥当,便改称道:“不超百个。”

其实他心中却已认定,这篇文章绝对可以跻身本朝前十了。

“要下官说,这篇文章的精髓还在最后。”

仇英不动声色的说道。

赵明和却也不急,按照顺序读了下去。只不过读到结尾的时候他更用了几分心思。

“噫八其果服于一耶,一其可服八耶?欲远交以服之,既苦币赋之不支;欲近攻以服之,又恐军威之或顿;欲一举而服之,彼或合从以相抗;欲徐图而分之,彼且兵以相迎,较诸以邹敌楚将勿同乎?”

科举文章讲究八股,每一行每一字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在如此严格的制式要求下,还能够做到言之有物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赵明和本人是非常反感空有华丽辞藻却空洞无物的文章的,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文章。

偏偏此次乡试他已经见识到了太多这样的文章。

照理说,湖广是仅次于南直隶、浙江、江西的第四科举大省,生员的素质竟然如此之差,着实让人惊讶。

偶有几篇不错的文章,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跟赵明和的期望相去甚远。

心想着要点选作出这样水准文章的人为魁首赵明和便一阵郁闷。要知道这些文章考试后都是会公布的,名次靠前的还会被印成时文选集。

到时看到选集文章的士子会作何感想?怕是会心生中举文章不过尔尔的想法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