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的前生只是一个占据江南道的小国,虽然说物质丰富,但一直重文轻武,造就了兵力永不及同在中原之地的其他五国,尤其在先帝登基之后,越发明显,这种情况让当时的魏国处于劣势。
楚,韩,晋,燕,蜀,魏。
前任中原之主大凉国,土崩瓦解后,不过几年的混乱战争,使得中原民不聊生,盘旋在中原的几位领主,各自手握重兵,占领要地,开始各自的问鼎中原之路。几年混战,谁也一下吃不了谁,在联盟,又分解的局面下,各自势力大减,死伤惨重。
在史书中记载,这几年死的所有将士高达二百万之多,百姓不计其数。一时间成为大秦开国称帝以来,数千年分分合合,第一次在走向帝王路,最悲惨的一次,还没有结束。
有人担心再这样下去,还没有赢,人就死光了,战是不能继续打了,可皇帝之位,也是要做的。
占领自古开始,中原兵家之天道的川地的领主刘治,在大伤中气的情况下,围川不出,不久中原其他领主也视乎准备进入休战,各自修养生息。
刘治在川地称帝,立蜀国。之后差不了几年,占领各地的领主灭周围之乱,安定之下,纷纷称帝立国,成就中原六国盘旋中原之地一百多年,小纷争,无大乱,算是比较太平的一百多年。
直到先帝继位,潘尧接到手的魏国,在一百多年的安逸下,显得越发的弱小,生活优越,军事涣散,成为了一块肥肉,怎么能让人不想去咬一口。
其他五国虎视眈眈,潘尧想到的是绝不可以坐以待毙,必须先发制人。
楚,晋两国在立国后,一直矛盾不断,只是一直没有摆出来,一百多年并没有减轻,反而加愈演愈烈。潘尧一边挑动两国的触角,一边让好无建树的义子潘落,官封大将军,率兵五万攻打,临近也是六国中最弱的韩国,好分散别人的注意力。
楚,晋还未动手,潘落带着五万将士,在韩国攻城屡败屡战,整整耗了一年的时间,突然间好像战神附体,不知道怎么的就带着不足三万的人马,就一路杀到了韩国皇宫,将韩国皇帝的人头高挂城头,潘落一战闻名天下。楚,晋看见这种状况,再也按耐不住,兵戎相见,潘尧次子潘业乘机等待,继而在潘落的协助下,一平楚,晋,让魏国成为中原之地强者。与占川的蜀国和占北一带的燕国,形成对立之势,再也无法和平相处。
潘尧算的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帝王,一门心思放在了统一中原,所以一直还未立太子。楚,晋,韩被灭之后,旧事重提。潘尧有八子二女,二女已经嫁人为妻,长子早年夭折,除了次子潘业,义子潘善,九子潘阅,十子潘离,其他几个儿子不是因病去世,就是身有隐疾。潘落非亲子,潘离年幼,所以太子人选就两人,二皇子潘业,九皇子潘阅。
潘尧对次子潘业自幼宠爱,能力出众,都认为潘业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但九皇子潘阅一直兢兢业业,安守本分,身后也有不少的跟随者,这对潘尧来说,也是一个问题。
潘尧看着自己的义子,问道:“小落,你与两位皇子都有些交情,如果是你,你选谁来做这个天下的未来?”
潘落想也不想道:“对于太子之位,孩儿不敢多言,若说私心,我自然站在二哥这边,他救过我的命,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恩情,不过九弟也非普通人,所以孩子也不知道怎么选!”
潘尧点点头,想了一会,接着道:“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潘落道:“难有难处,可以简单的来,坐天下,先得天下,战还是要打,所以孩儿建议,一战定输赢。”
潘尧低沉片刻,站起身,拍着他的肩膀,大笑道:“也不知道谁说你是个莽夫,朕看很聪明嘛!”
这话说到了潘尧的心中,自己心想的太子,自然是潘业这个儿子,脾气习性和自己如出一辙,所以自幼对他疼爱不已,只是太子之位,还得给一个顺其自然的理由,潘落这话说到心窝里了。潘落摆明了帮潘业,潘业手下几乎皆为武将,潘阅手下谋士众多,武将寥寥可数,若说通过阴谋阳策,潘阅还有一半的胜算,打仗就难了。潘落这个注意,将太子之争,变简单了,合潘尧的心思,在外人看来,也显得无话可说。
可事与愿违,潘业未能征北!
反而潘阅三个月灭了蜀国。
太子之位好无悬念,也再无波澜,因为潘业死了。
潘落征北归来,完成魏国问鼎中原的最后一步,潘尧成为大凉最后又一位中原之主。
潘尧坐拥整个中原,却心痛大于心喜,潘业之死,任何人想到的凶手,都是潘阅,只是这只是一种猜想,毫无证据,再者此事也无法继续纠缠下去,伤国之根本,新辽在大魏灭中原五国后,开始蠢蠢欲动,准备趁大魏刚刚站住脚,大兵压境。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人心难平,潘尧将潘业身前的一个治国之道,付诸实践,划国十四州,封王守地,分分而治,抵外患,护根基。潘阅这个儿子,可能是一个当皇帝的好料子,只是私心颇重,那些曾经站在潘业身后的功臣,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