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亚历山大大公并不是完全把宝押在马林身上的。所以,得到亚历山大大公授意的外交大臣别列斯基,虽然带着人来给马林壮声势,却依然对沃尔姆斯城里的德意志诸侯们和颜悦色,丝毫看不出是来帮这些人的对手马林助拳的样子。
若是百分百的力挺,别列斯基此时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拒绝沃尔姆斯城里的德意志诸侯们的招待,然后带着大军直接去城外村庄和马林汇合。
但是,别列斯基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先接受了城里的诸侯们的招待,第二天才带着人去和马林汇合。
对于别列斯基的这个举动,马林自然是有些不满的。但是,他也很清楚亚历山大大公优柔寡断和怕事的性格。对方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算不错的了。
别列斯基带着九千多人马过来,虽然没有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到自己这一边来,但他毕竟是来提亲的。提亲是什么意思?自然是政治联姻啊!而联姻,就相当于结盟了。从此以后,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等于就是东弗里斯兰的盟国了。
有波兰和立陶宛这两个大国站在自己这一边,那些个诸侯,在和自己互怼的时候,也会掂量掂量。毕竟,波兰和立陶宛,也是能拉出好几万精锐军队的,实力非常强大。
诸侯们唯一能威胁马林的,也就是组建联军讨伐了。但如果宗教诸侯们不参与,德意志世俗诸侯们撑死了也不过能组织起十几万大军。其中,还有很多是没啥战斗力的征召兵。
若是和马林的三四万大军互怼,也许有一点胜算。但是,若是波兰和立陶宛跟马林结盟的话,那就不同了……
马林的军队战斗力毕竟很强,联军想要获胜,就必须把所有军队集中起来对付马林的军队。可是,若是此时波兰和立陶宛组织几万精锐从后方袭击联军,联军很容易溃败……
不过,让诸侯们稍微心安的是,别列斯基的举动,似乎表明,波兰和立陶宛并非是马林的最坚定的支持者,没有一上来就坚定无比地站在马林这一边。
而且,让马林有些吐血的是,别列斯基和他带的军队,并没有长期停留在沃尔姆斯。在公开、高调地和马林定下婚约后,别列斯基竟然带着九千多人马离开了沃尔姆斯,回国了……
马林郁闷得想吐血,而沃尔姆斯城里的诸侯们,则弹冠相庆,好像取得了什么不得了的胜利一样。
马林一个人的实力,固然强大,但还不能完全吓住德意志的诸侯们。毕竟,大家联合起来,也不惧马林。
可是,若是加上波兰和立陶宛两个欧洲大国,大家就没什么底气了。而且,别列斯基率领的近万人马和马林的一万大军合兵一处的话,实力极为强大,也给城里的诸侯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可如今,别列斯基带着九千多兵马离开了,诸侯们的压力一下子减少了一半,自然开心无比。与之相对的,就是马林的郁闷了。
但这也难怪,因为,立陶宛大公亚历山大的打算,本来就和马林不一样……
马林是打算用武力威慑诸侯,逼迫他们同意自己的方案,好让自己成功成为挪威国王,并从萨克森选侯国和勃兰登堡选侯国割走大片的土地。
而亚历山大大公的打算,则是通过展示强大的武力,以及公开和马林联姻,使得那些德意志诸侯们投鼠忌器,不敢轻易组建联军讨伐马林。
也就是说,马林的意图是威慑、压服诸侯,而亚历山大大公的意图则是保住马林……两者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自然,做法也就不一致了。
而且,亚历山大大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不愿意介入德意志的内战,因此,他的人马过来炫耀了一番后,就离开了沃尔姆斯。
若是能吓住那些德意志诸侯最好,若是吓不住,那些德意志诸侯依然组成联军讨伐马林的话,亚历山大大公未必肯真的出兵帮助马林。他会观察一阵子,若是马林成功顶住了联军的攻击甚至占据上风的话,那么,他就会出兵帮马林打败联军;若是马林顶不住联军,那他干脆就不出兵了,甚至,连婚约也会作废……
……
事实上,别列斯基率领的求亲队伍,的确吓到了很多诸侯。之前,很多诸侯还叫嚣着要组建联军进攻马林。但自从波兰和立陶宛的近万军队露了面后,诸侯们就不怎么提组建联军的事了。
当然,诸侯们也没放弃使用外交手段。虽然不能动武,但吵架,诸侯们还是很擅长的。在战场上做不到的,他们可以通过联合吵架争取嘛……
……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林邀请的诸侯们,也纷纷赶来了沃尔姆斯。吕贝克和汉堡的两位大议长,和众多帝国城市的代表,也纷纷抵达。而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为首的奥地利系和尼德兰系的贵族,以及士瓦本系的诸侯们,也纷纷抵达。带队的,正是皇帝本人。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还是很重视这次谈判的,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打击反皇帝联盟的机会。诸侯们明着反对马林,实际上是反对他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若是马林在这次谈判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