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超级金融大亨> 69. 关乎国运的会议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9. 关乎国运的会议 1(1 / 2)

所有的项目资料被最终汇总起來。这一系列的项目一共有一千多个大项。其中特大项目或大工程有三十多个。军工和民用领域大致是各站一半。这其中军工项目包括后來国人耳熟能详的航天飞船、歼10飞机、无人机、轰6中远程轰炸机、大型军用运输机、武装直升机、预警机、相控阵雷达、激光武器、新型火炮、新型坦克和步兵战车、战略核潜艇、导弹驱逐舰、大型登陆舰、巡航导弹、远程导弹、大型舰船和飞行器的发动机以及军用智能化装备等等;民用项目当然包括已经开始的大型商用飞机运10的项目、大型直升机和大型远洋货轮的项目。当然也有些是军民通用的。比如说大型机床之类的工艺加工器具的数字化控制的项目。其中有一项很是让高明开心。就是研制超大型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计算机的项目。这个项目的计划书中特别提到了可以和国内业界的顶尖的公司合作开发。而且特别举例提到‘比如说科技实力雄厚的高氏科技公司’。高明沒想到自己的公司这么快就被相中了。心里不禁得意。

在讨论军工项目的时候。高明特地询问的一下关键技术引进和吸收的问題。现在的中国还是西方用來制衡苏联的一颗棋子。所以他们对中国在技术上的封锁并沒有后來的那么严厉。高明立刻感觉到这是个不错的时机。因为在1989年后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挥舞‘人权’大棒实施制裁和各方面的封锁。而现在到明年的6月还有一年的时间。如果资金充分操作恰当的话还是可以在出事前捞一笔的。但这个事情不能告诉别人。他只是建议尽快大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额外的资金一并由他來提供。但前提是要快。尽量在一年内搞定。专家们都奇怪地问为什么非要一年。高明只说因为东欧的局势动荡。有可能向西方倒戈。那时中国就不会在对西方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了。那样的话在技术输出上有可能不会象现在这么顺畅。后來的事实证明。高明的这个额外的投资支持使许多项目确实在西方的大门关闭之前得到了需要的技术。

这些项目子总共的启动资金总需先期投入为58亿多人民币。1987年中国大陆的GDP大约是1200多亿人民币。大约接近去年GDP的5%。当时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3.72左右。折算成美元大概需要15.6亿美元。不算通货膨胀的前提下。第二年的后续投入约为23到26亿人民币。再往后大概每年在前年的基础上递减约3~5%。这个钱对当时的国家來说可是大钱。但对高明來说确是完全可以负担的。而且是非常物有所值的。要知道这些项目启动后对GDP的拉动可不止是5个百分点了。相关配套的产业都会因此被强力拉动起來。那么1988年的GDP增长就不再会是11.3%了。

不仅如此。高新技术的开发会使GDP的结构更为合理。更可持续。这个计划对国家经济的带动和冲击一点也不亚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给美国带來的一系列的技术更新的效应。而且从结构上來说。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主要着重的范围还比这个计划要窄。当然。如果从高新技术角度拉动GDP的话。那么前世的那些以盲目扩大基建的方式來拉动GDP保障发展和就业的做法就会相应地得到抑制。有了路走自然不会疯狂地去追逐泡沫化的增长了。

接下來就是讨论投资世界资源的议題。各大国有资源公司轮番登场。思路很简单。钱有的是。收购哪里的资源由你们去找去谈。中金公司已经成立了一个并购部。可以帮助各大企业成立并购部门。或提供合作、培训、和顾问咨询业务。而且在各企业的并购部门可以独立工作之前。所有的对外并购都必须和中金公司合作。由中金公司在财务和并购技术上把关。另外。收购的资金由中金公司以贷款或入股的形式提供。当然。中金公司的钱是由奇迹公司提供的。但这个事沒必要告诉下面的企业。另外。就是要在全国选定四个地方建立国家的战略储备石油仓库。工期大概要一到两年。同时向中东订购一批石油。等仓库建好后就立刻吧油注入进來。还有一个问題就是外交上的努力。其实对世界资源的收购不单是一个企业行为。很多时候自然会牵扯到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鉴于当时的中国对这个事还沒什么经验。高明不得不在这个问題上列出了一些做法。并例举了美国的和西方国家的一些常用的手段。这也使国务院的几位当家对下面怎么配合有了方向。

资源项目的议題搞定后。下面就是关于为中小型私企和集体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題。高明知道后來这些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一旦他们得到好的土壤和肥料会迸发出无限的活力。所以坚持让方国栋把这项议案摆到国事的议程上來。但这个问題在中央的内部意见还是有些分歧的。所以目前还是处在探讨阶段。批示还沒有下來。现在能做的就是把方案准备得更完善些。争取能够打动领导层。高明的建议是由中金公司下面再成立一个金融分公司。专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顾问服务。融资的方式可以很灵活。比如直接作为风险投资入股。并购。借贷。或由中金公司担保在社会上发行利息高于国债的企业债券。业绩好潜力大的可以把债券卖到国外的金融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