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父母离婚 等待地震
公元一九八四年五月中旬,上海,三林塘。
八十年代的上海,五月的平均气温在摄氏二十度左右,感觉很是舒爽。
中午时分,一身夏装的林和与孙晓玲出现在上海三林塘。虽然太阳高照,孙晓玲还是觉得有些凉意。
孙晓玲抱着双臂,道:“都六月底了,上海怎么温度那么低。”
林和一手搂着孙晓玲道:“不好意思,我使用了时空穿梭。”
“什么意思?”孙晓玲停下脚步,望着林和道:“这里不就是三林塘吗,沿这条路左转就是我家......不对啊,这边几间房子前几年就拆了,怎么还在呢?”
周围的景物似曾相识,又有几处不同。孙晓玲四下打量,表情有些迷惑。
林和道:“这里是三林塘没错,不过,这是一九八四年的三林塘,而且时间是五月十六号星期三。”他说完后,看着孙晓玲的反应。
孙晓玲一愣,随即恍然道:“你是说穿越到了,十年前的三林塘?”见林和点头,她居然不怒反喜:“这么说,我们现在不属于这里的时空?这太有趣了,那是不是我可以看见我小时候的样子?”
林和笑道:“当然,你想不想去看看?”
“好啊。”孙晓玲连连点头,道:“你等等,我算一下,唔,六岁多点,哎呀,现在的我七岁还没到啊?”
有了上次穿梭去新会的经验,林和立即想到,这次穿着不能太另类。他搂住孙晓玲道:“你冷不冷?我们还是先去买衣服吧,这身打扮会引起别人注意的。”
见林和主动搂着自己,孙晓玲很感幸福,她装作冷的样子,朝林和怀里靠紧道:“嗯,听你的。”
俩人穿着买来的外套,虽然有点土气,但是走在路上,和周围的人已是没有区别。
走不多远,孙晓玲就指着前面一个院子,对林和道:“到了,我们可不可以进去?”
林和提醒道:“记住,就当自己是外人,随便看看就行了。千万不要暴露我们的身份和来历,更不能干扰以前的你们,一旦有什么偏差,我们就会陷落在这个时空,再也回不去。”
如果陷落在以前的时空,那就麻烦了,这点孙晓玲还是明白的。她立即点头道:“放心吧,现在我已经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不会乱来的。”
院子里,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独自站着,眼巴巴地望着房子,表情很难受的模样,没见孙晓玲的母亲林亚芬。
孙晓玲看了一眼林和,一人走紧院子。她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对着儿时的自己道:“小妹妹,家里没人啊,你妈妈呢?”
小女孩看了看孙晓玲,然后朝房间指了指:“妈妈在里面跟爸爸吵架,姐姐,你去劝劝他们好吗?”
房间里面果然传来吵架声,孙晓玲不由地想起父母离婚的事,心情顿时复杂起来。此时如果自己进去劝解,一旦父母重归于好,那就是干扰了以前的时空。可是听着房间里的父母恶言相向,自己却无法劝说,心里异常难受。
林和感觉到孙晓玲的心理变化,立刻进来院子,拉着她就走。
来到外面,林和搂着孙晓玲的腰,边走边道:“好了,不要难过,这是已经发生的事。”
孙晓玲忍不住流下眼泪,点头道:“我知道,这无法干涉,可我心里真的很难受。”
林和抹了下孙晓玲的泪水,道:“玲玲,忘了这事吧。哎,我知道这里属于郊县,上次来上海,没有去市中心看看。这样,你陪我去市区玩玩。”
徐汇区位于上海的西南部,区内有个光启公园,那里原本是明朝末年上海儒士徐光启之墓,后扩建成公园。
徐光启祖籍苏州,生于上海太卿坊。此人虽出于农家,却学贯中西,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他精通天文、数学、水利、农学乃至军事,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中年时受洗天主教成为基督徒,逝后葬于徐家汇天主教堂之南。
此公一生辉煌,建树颇丰。数学里有一门分科叫“几何学”,这“几何”二字就是此公从拉丁文翻译而来。《几何原本》最早的汉语版,就是由他和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的。
此时光启墓无人拜谒,一片安静。在墓地之旁的树荫下,林和与孙晓玲显出身形,四周无人,俩人神色自若地沿小道出来。
望着眼前树木花草,孙晓玲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像是公园?”
林和随口道:“这里是徐光启的墓地,现在叫光启公园。”
“啊?墓地,埋死人的啊。”孙晓玲一把抱住林和的手臂,显得有些惊慌:“你怎么来这里?”
林和拍拍她的手:“不用怕,我们走去好了。”
在调查局一处的祁连山基地,林和私下问过王博士,得知万千红是住在徐汇区的南丹路那里。因而林和选择光启公园作为传送地,从公园出去就是南丹路,离万千红的家应该不远。
孙晓玲哪里知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