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黎明的天空上闪烁着稀疏的晨星。风从天空中吹来,吹散了空气中的硝烟。
在过去的半个月间,在这条战线的前后,数以十万计的部队在往重要的战略地带集结,各级指挥部和辎重队都拥挤在铁路枢纽站上。在各级指挥部里制订着大规模进攻计划,将军们在辛勤地研究地图,传令兵在奔驰传送战斗命令,数以十万计的官兵都在战壕中、要塞里或是营地内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6月2日下午2时,就在第六战区于山东实施反攻的当天,日军将数量空前的多达上千门大炮安置到指定地区,随后,开始时朝着的第六战区的国防线进行炮击,除去永备战壕外,那些土木战壕,几乎被翻了个儿。几乎是在猛烈的炮击一开始,守卫防线的国民自卫军便立即根据命令放弃了第一道战壕,只留下一些监视哨和少数藏身于防炮洞内的阻敌部队,在日军的炮火向后方延伸时,他们又放弃了第二道战壕,退守第三道战壕,而第三道战壕则是以要塞为核心。
在短短数分钟内,日军既向中国守军防线上的各个突破点发射了数以万计的炮弹,这几乎创造了一个记录——日军一次战役准备发射炮弹数量记录,在他们看来,几乎没有任何军队能够承受如此猛的炮击。
几乎是在炮击的同时,数以万计的日军呈现波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出了的战壕,黄色的人群如海浪般奔腾、扩展开去,对于习惯了迂回作战的日军而言,类似的正面强攻是陌生的,但却又不得不如此,绵延至少太行山的防线,几乎完全阻断了其迂回侧翼的可能,虽是如此,日军仍然选择了多达十个重点突破点,这些突破点又是防线上最为薄弱的环节。
“这里是两个师的防御结合点,是最薄弱的位置!”
透过潜望镜中,梅津美治郎默默的说道,一直以来,对邯彰军的情报搜集可以说是最为困难的,许多情报只有通过公开信息获得,尽管如此,依然还是通过有限的空中侦察和过去的尖兵侦察,获得了一些情报,从而选择一些突破点。
“突斯给给!”
像是浪涛一般的日军在被炸的东倒西歪的铁丝网前澎湃着,似巨浪一般朝着防线汹涌而去,而在他们进攻的时候,却出人意料的,没有遭遇到抵抗。
留守于前线各观察哨、机枪堡内,上千双眼睛正凝视前方越来越近的敌人,而炮兵观察哨内火炮校射军官依在炮队镜后方,不断的大声喊出一个个数字,于此同时,在十数公里至数公里外的炮兵要塞内,炮手们则在炮尾轮起胳膊转动两机,按照之前标定的方位调整射角,沉重的12英寸要塞炮那体长的炮身随之指向远方,在要塞炮塔地下的弹药库内,弹药手已经将炮弹装入升扬机,而在副炮台的火炮后面,堆积着已经安装引信的炮弹。以炮台向前延伸数十公里,几乎所有的位置都已经被炮兵侦察们加以标定,从而可以形成有效的炮击,甚至在过去,他们还曾多次实施校射,以提供最精确的炮火,现在,只待敌军进入位置,他们就能够提供最为精准且又猛烈的火力。
实际上不单他们,师属野战炮兵、迫击炮兵,亦同时作好了射击准备,诸元校准、炮弹入膛,只待命令下达,就可以立即实施射击。
“检查引领!”
又一次,炮台台长、炮长们大声下达着命令,在弹药检查了炮弹的引信时,炮长和炮手们焦急的等待着“开炮”的命令。突然电话声打断了炮台内的死寂,随着炮长们的重复着耳机内传来的指令,炮台内的静寂被打破了。
“十秒倒记时!”
在接到了命令的炮手们精神为之一振,炮长们立即按下秒表,相比于野战炮兵,国防线上的要塞炮兵,无不是毕业于炮兵培训学校的最优秀的的学员,他们比邯彰军任何一支炮兵部队更为出色,毕竟他们将是北方前线能否坚守的根本。
“五秒!”
“四!三!二!开火!”
随着秒表指针的转动,命令首先于三联12英寸装甲炮台内响起,毕竟12英寸要塞炮是初速最快的火炮,在三联炮塔齐射时,天地几乎被炮焰耀的通红,几乎相隔不到3秒,155公厘要塞炮鸣响了,随后依次是105公厘榴弹炮、二四式野战炮……
而在要塞炮群、野战炮群先后鸣响的时候,在3号国防要塞的中央指挥室内,用钢笔在作战日志上记下了这一时刻:民国27年年6月2日下午2时17分35秒,中国陆军炮兵第一次于实战中实施同时弹着战术……
数以千记的炮弹依次按照预定的时差飞出炮口,发出各种声响不同的啸声朝着浪式冲击的日军飞去,在炮弹数百米直至十数公里之后,如雨点般的炮弹同时落在日军进攻部队和中间,钢铁弹丸内的高爆炸药炸出一朵朵炫目的火花,将地面上的一切都化为粉末抛向空中形成了一股灰黑色的云雾,瞬间,原本看似无可抵挡的浪涛就被黑色硝烟所笼罩。
数千枚高爆炮弹的钢铁破片向四周飞舞,一时间空气中迅充满了飞扬的灰色尘土和赤红色金属碎片,那些原本嚎叫着、呐喊着朝着防线冲锋的日军,甚至尚未及反应就被这如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