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如今这样为迁就一名球员而进行连续调整,在他的执教生涯中是极为罕见的反常之举。
在桑切斯加盟之后,穆里尼奥对博格巴的要求突然变得严苛起来。桑切斯的高薪和穆帅的信任意味着曼联前场的进攻权重必然发生偏移,考虑到智利人在进攻中会占用大量球权,博格巴不会像过去那样享受单核的待遇,他理应及时调整打法转,在防守、调度、接应和后插上进攻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然而,从对阵纽卡斯尔和塞维利亚的比赛中可以看出,亿元先生并未表现出这方面的意愿,他在进攻中依然是以我为主、怠于跑动的打法,看球不看人、惰于无球跟进的防守习惯更是毫无改观。
蓝军名宿达夫在电视节目中列出的几个关于博格巴防守不力的案例,共性是看球不看人、站位过于死板。
弗格森时代的曼联在战术层面的最**宝就是攻防两端的整体性,这在球队引以为傲的边路小组进攻方面体现地尤为明显,绝对巨星不会有无限开火权,进攻球员承担着明确的防守任务,他们在两个禁区附近解决问题的方式均非单打独斗。这些植根于团队精神之上的元素是曼联的传统,也是球队能够连续数个赛季在牌面实力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夺取联赛冠军的关键。现阶段的曼联在球星质量和整体实力上已达到英超最强一档,但球队的比赛质量和内容却难以服重,作为队史标王的博格巴难辞其咎。
在博格巴处于低谷的时期,也有部分媒体为其鸣不平,他们认为曼联在五连胜期间(对阵热刺前)的最大的收获就是确立了以博格巴为核心的左倾化进攻体系,穆帅为了照顾新援桑切斯而将亿元先生驱离最佳位置的做法,无异于削足适履。从理论上来说,博格巴和桑切斯的共存不应该成为了问题,曼联在缺少博格巴的比赛中遭遇的困境令人印象深刻,在进攻体系中有两位能够独立发动进攻的球员本就是新时代豪门的标配,即便是博格巴在攻防两端都存在着一些瑕疵,穆帅也可以通过如何安排“绿叶”的方式配合双核加力提效。
近年来,瓜迪奥拉、克洛普和波切蒂诺的成功令人们意识到,不论是什么体系和战术,都必须以足够量的跑动作为支撑。昔日的足球过分仰仗球员的个人能力,相对僵化的区域站位令攻防环节碎片化,而现代足球则强调局部人数优势,这种优势的建立是依靠尽可能多地投入有效兵力,来实现位置优势、人数优势和能力优势的递进关系。在刚刚结束的次回合红蓝大战中,曼联的进攻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三个阶段:在威廉首开纪录之前,曼联的阵地战令人昏昏欲睡;当他们开始因比分落后而变得急迫而焦虑时,球星的灵感迸发让红魔的进攻可以在时断时续中制造出惊喜;在林加德出场之后,原本一潭死水、缺乏变化的进攻体系变得张力十足。红魔用一场比赛中的三副面孔,为世人奉献出了一幕关于无球跑动的生动教案。
尽管在上任之初就明确了以高大球员为轴心的建队理念,但穆里尼奥一直没有完放弃对速度和跑动的追求。从上赛季社区盾的比赛结束后就拿下鲁尼,到将埃雷拉打造为赛季最佳球员,再到给予林加德表现机会,这些举措的初衷都是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下可能地位阵容注入活力。在高大中轴线搭建成功之后,曼联已经很难从整体上完成转向,穆里尼奥只能依靠个别位置的变化,来保证曼联的整体速度和跑动能力。
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博格巴回归英超后首次出彩的比赛,即2016年9月24日在梦剧场对莱斯特的闪击战。彼时用无球跑动为博格巴制造空间的是拉什福德和林加德,就在前者的成长进入瓶颈期时,后者却出人意料地跃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期。
不同于博格巴的靠天赋吃饭,林加德完是勤能补拙的典范。在穆里尼奥刚刚执教曼联的时候,林加德曾有过中路强行突破多人后单刀直入的壮举,但他在作为推进点时经常在最关键区域出现糟糕的选择。为此,林加德在近期刻意减少了前场带球距离,更多地选择以短传和过渡的方式参与传切,在不遗余力地延阻对手出球的同时,增加了前场抢点和远射的频率,利用灵巧的转身抹开防守者切入要害部位的举动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一旦顺利取得射门空间,林加德速度快、爆发力好、人球结合频率快的特点,足以帮助他在长人如林的禁区附近抢得身位、完成射门。随着进球越来越多,林加德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替补出场后进入比赛状态越来越快,对各种阵型和打法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好。
尽管在左路持球进攻的效率很高,但在卢卡库、桑切斯和博格巴的位置难以撼动的情况下,擅长持球进攻的马夏尔很可能成为了穆帅调整锋线配置、平衡有球和无球进攻比重时的牺牲品。曼联的体系中本就存在着存在着太多擅长持球进攻、怠于无球移动的球员,桑切斯的加盟只会进一步凸显林加德的价值,穆里尼奥必须充分利用这位年轻人的稀缺特质来提升跑动总量,利用这潭“活水”来驱动曼联的进攻体系。继在3421体系内完成爆发后,正处于职业生涯巅峰期的林加德很可能会在赛季后期迎来二次爆发。
当然,马夏尔和林加德也并非没有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