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季桓子那一脸得意地样子,方基石这才彻底地明白过来,对方如此地折腾,不是要杀人,而是要赶自己走。
想想也是,自己跟在孔子后面起哄堕三都,还父子对决,这么折腾,怎么就没有考虑到呢?季桓子既然赶孔子走了,怎么可能不赶你走呢?
在堕三都这件事上面,方基石根本没有参与。只是到后来得知方忠是幕后主使,阻止孔子堕三都的,他才跑去成城找方忠,跟方忠父子对决的。
在孔子当官这些年,方基石都一直呆在乡下的家里,帮方恕做事,带孙子、孙女和外甥、外甥女,享受天伦之乐。
不能因为你是方忠的爹,人家就不赶你走了。要是这样地话?鲁国人还不背后说季桓子做事不公平?把孔子赶走了却把他给留下来了,这不是欺负人么?
为了公平、公正,只得连你一块赶了。
方基石想多了,季桓子还没有那个脑子。他只是觉得,方基石是个危险地存在,留在国内不放心。所以!才想了这个点子,把他给套路了。
季桓子大智慧没有,小聪明还是有一点的。
孔子从包围圈中出来,慌张地去了马车那边,也不说话,坐到驾驶座上,驾着马车就走了。
马车早已驾好了,吃过早饭就驾好了,可他并没有走。他知道,今天还是有学生过来送行的。所以作出一副走的样子,却迟迟地没有动身。
闵子骞知道孔子的心思,也就之乎者也地拖延着没有走。
子路是个实在人,并没有考虑那么多,他已经催促了N回,可两人就是没有走的意思。要是按照他的意思,至少走出十几二十里地了。就算这些学生追过来,一个在前面走一个在后面追,就算追上了也到中午前后。在哪里歇息吃饭的时候,这些人才能追上来。
颜回不作声,一副不关心地样子。他明白闵子骞和先生的意思,是故意拖延,等同学们来相送。他也明白,不走的话季桓子可能还要派人来赶。所以!他无法决择,就顺其自然了。
“先生!先生!”
“先生!呜呜呜!”
“先生!”
“……”
孔子的马车后面,学生们哭声一片。
有几个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把送给先生的礼物交给先生,见先生走了,只得往前面撵着。
“拿来!给我!”闵子骞朝着那些同学招手道。
“给你?”同学本能地觉得舍不得。这些东西是给先生的,怎么能给闵子骞呢?
“给我!我晚上给先生,告诉先生。”闵子骞解释道。
在闵子骞的解释下,那位同学才把礼物什么地交给闵子骞。心想:你不能把礼物收下了不告诉先生吧?
不告诉先生先生怎么知道我的心意呢?怎么知道我给了哪些礼物呢?
那意思是:我送了不是等于白送了?
闵子骞接过来,转手就放到车上了。
“这是我的!你一定要告诉先生啊?子骞!”另外一位同学把礼物交给子骞后,特别地交待道。
“放心!我不会昧了的!我一直陪先生!”闵子骞有些鄙视地说道。
心想:你们都是什么人?送别人东西就是要让别人知道吗?
送别人东西是因为别人需要,急别人所急。这是道家的思想,人与人之间是要相互帮助的,不需要感谢。做好人好事不留名,人人都是活雷锋。
送别人东西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那是商家思想。
送别人东西一定要让别人知道,让更加地人知道,那是儒家思想,为了搞形式主义,做样子。表面上不让别人知道,其实心里巴不得更多地人知道。
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也有些搞形……
隐恶扬善,也是一个逑样!
所以道家说:表面的背后才是真实。表面一套大多都是假的,只有表面的背后,人的内心的真实想法,才是真的。
子路不管这边的事,把颜回拉上马背,然后“驾”了一声,就追着孔子去了。
时间紧迫,一天半的时间从曲阜城赶到宋国去,不快马加鞭是不行的。而且!晚上还得赶夜路。再磨磨蹭蹭就要掉脑袋了,不仅掉的是孔子的脑子,还是全家人的脑袋。
季桓子见那边师生离场的场面,还很难舍难分地,就朝着贴身护卫努嘴示意了一下。
“哦!哦!”贴身护卫明白过来后,随即就挥舞着马鞭过去了。也不招呼为什么,上去就甩开了马鞭,抽打起来。
“我艹尼玛!艹尼玛!艹尼玛!……”
“哎哟!……”
“哎哟!……”
“干吗?干吗?干吗?”一个夹杂在其中的奸细,以为是自己人不会打他的,结果接连被抽了好几鞭子。
“想反抗是么?想反抗是么?带走!带走!带走!……”
季府的兵士听到命令后,一哄而上,把长戈刺了过来。
“趴下!趴下!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