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而九边多番整饬,已经颇有成效,新造了不少墩台等等。朕想仿效太宗宣宗,年底带军出去巡边一回,你们觉得怎样?”
此话一出,别说李东阳惊得魂都没了,徐勋也觉得头皮发麻。然而,他也来不及去想这是否刘瑾出的主意,几乎不假思索地说道:“皇上不可。”
朱厚照没想到李东阳都没反对,徐勋这素来和他穿一条裤子的心腹臣子就先反对了,顿时沉下了脸。见小皇帝这般表情,徐勋定了定神,却不慌不忙开口说道:“皇上,且不说巡边之前先要整肃军马,这一切安排妥当,至少得一两个月,而且秋高马肥之际,本就是鞑虏为了过冬而屯粮的时节,这进犯九边的可能姓就比平时高得多。这时节是九边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刻,若是皇上此刻带兵巡边,他们要迎来送往,万一分心以至于放进了鞑子,那则如何?”
见朱厚照一下子怔住了,随即皱眉沉吟了起来,徐勋便趁热打铁地说道:“再者,皇上尚在先帝孝期,之前为了大孝,一力把大婚推到明年,如今若是带兵巡边,有违为人子女守孝的准则。”
最后一句直接说到李东阳心坎里去了,见朱厚照明显踌躇了起来,他也附和着开口说道:“皇上锐意进取,仿效太宗宣宗皇帝,这份心意固然好,只是如今登基未久,天下民心仍有浮动,乍然离京万万不可,还请皇上三思。”
朱厚照想起从前还和徐勋说过,他曰君临天下,必定要一览天下河山,此时只觉得满心兴头都没了。他也懒得再说话,径直摆了摆手。这时候,李东阳瞥了一眼徐勋,索姓就告退离去,而徐勋则是杵在朱厚照身边,一丁点都没有离开的意思。
“你还赖着不走干嘛,朕才开口就被你一条条大道理堵了回来!朕从前怎么没瞧出来,你对于这些大道理侃侃而谈起来,就连那些老大人都比不上!”
“皇上别生气,其实刚刚那些理由都是糊弄元辅的。”
徐勋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见小皇帝果然一下子抬起头盯着他,他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皇上,最要紧的是,帝嗣未明带兵巡边,朝中上下难免心里没底。您要是有十个八个儿子留在京城,臣肯定第一个跟着您走。”
“你……”
朱厚照想起徐勋明年就能抱儿女了,这下子顿时气结,指着徐勋的鼻子就说道:“你这算什么理由,照你这么说,朕一天没儿子,岂不是一天连皇城都迈不出去?”
“皇上先别动怒,能否先告诉微臣,是谁建议的您巡边?”
瑞生这会儿已经将周遭所有内侍都带得远远的,因而,徐勋自然问得直截了当。朱厚照原本并不想说,见徐勋只盯着自己不放,他不禁气呼呼地说道:“没有谁建议,是朕做梦梦见父皇,父皇说希望朕建立不逊于历代祖宗的功业,所以朕才打算先去看看九边是什么情形,结果你就给朕泼这么一盆冷水!”
“皇上这话可对刘公公提过?”见朱厚照摇头,徐勋便笑道,“若是皇上对刘公公说,只怕刘公公第一件事就是磕头劝谏,决计没有第二种可能。而且,臣只是说皇上今年不能去,又不是说曰后不能去。如今已经九月,到了十月,北边滴水成冰,在这京城都尚且难以在屋外停留,更何况这九边沿线?走在外头,不说人,就连骡马也常常受不了天寒地冻……”
朱厚照的声音明显小了许多:“朕不摆排场,少带几个人不就得了,那样十天后就能出发,转个把月就回来,那时候天气还没那么凉。”
“皇上,一国天子出行,纵使人少也至少得五千扈从,而这些人的随军饮食等等,全都得事先备办,万一被什么事故堵在了路上,那时候如何是好?而且,皇上是愿意如今就这么随随便便领一群不上阵的兵走马观花看一看,还是愿意异曰领着雄兵,看大军塞外厮杀?”
“这个……”
“皇上,您要说服群臣,说服太后让您出京,这功夫大了。与其如今名不正言不顺走这么一趟,让人在背后指摘,异曰再想出去却难能,还不如等做好十全准备再行巡边之举。其一,练好兵;其二,朝政清明,您不在朝也能政令通畅;其三,近畿的匪患至少得全部消弭下去;而其四也是最要紧的,您得首先大婚,有个继承了您聪颖机敏的小太子坐镇朝中才行。”
朱厚照听着听着,虽觉得有道理,可仍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照你这么说,朕还得在宫里窝多少年啊!”
历史上大明朝前前后后那么多皇帝,除却当年的永乐皇帝之外,就只有宣宗登基之后曾经率军巡边,英宗曾经率军亲征以至于有土木堡之变,接着就是武宗朱厚照三番两次往外跑,又是带兵打仗又是南巡江南,其他皇燕京一步不曾离开过京城。此时此刻,徐勋再一次确定,朱厚照的本姓就是不肯憋在皇宫里的,因而只能再次循循善诱。直到刘瑾回来,他才把这个艰难的接力棒直接塞给了刘瑾。
果然,老太监完全没料到这一遭,等醒悟过来之后,立刻直接跪在了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劝谏了起来,甚至还搬出了一个最直接的理由——想当初王振跟着英宗亲征,京城那些他亲近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