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洲的开发不比辽东半岛,更不同于新城,新城虽然建立在一片荒地之上,但是因为靠近即墨,无论是地理优势、还是人力优势都不是夷洲可比。辽东半岛开发同样也存在一些优势,交通优势;大量的移民可以很快的从中原前往辽东半岛,而且因为海峡的隔绝,在运送移民的同时,对于大唐的影响同样很小,不会被人注意到。
相比新城和辽东半岛,夷洲都没有这些优势,唐末时期的夷洲可以用一片茂密的森林来形容,与世隔绝人迹罕至,夷洲如同哥伦布对于美洲一样陌生感到好奇和恐惧。没有人知道登陆夷洲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就算有天衣无缝的计划,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只要一步错整个夷洲移民的计划至少要中断一二年,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见的。
中原****,开发辽东半岛可以拯救北方百姓,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多大,北方人很难适应南方的潮湿湿冷,而南方人也很难适应北方的天干寒冷,开发辽东半岛和夷洲一样的重要,但是困难程度却远远的超过了辽东半岛,这也是李烨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开发夷洲的原因之一。
开发夷洲主要有三点的难处,首先是航海交通的风险,不管是嵊泗列岛到澎湖列岛,还是江浙沿岸直接到澎湖列岛,最近的海路也要三百多里,跨海航行在这个时代本就是一项风险极高的工作,要想把几十万的百姓移民到夷洲,其中的风险无法估量。
其次,这时候的夷洲本就是一个荒岛,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源,前期需要从辽东半岛和新城输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些人力和物力又需要占用辽东半岛大量的资源,注定要拖慢辽东半岛发展的步伐。
最后,夷洲现在还不是一片乐土,从无到有什么都需要从零开始慢慢的建立起来,组织规划运筹统计合理安排,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一步错万事皆休。
夷洲可以说是一块悬于海外的一片沃土,不过在还未开发之前,夷洲的开发利用并不亚于秦始皇时期的南征,在某些方面可能又过于欧洲殖民美洲的难度。在所以不利的条件中,至少有两点对李烨有利,一是江南爆发王郢叛乱,战火蔓延到江南东道大片地区,百姓流离失所,正好为李烨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二是江南地区物产丰富、气候温和,江南虽遭受战乱,但是粮食价格并没有疯长,加上运输到夷洲相对辽东半岛更加快捷,有没有辽东半岛的严寒天气,只要开发顺利,两年之内便可以在夷洲站稳脚跟。
吕泰新不仅给谭茂良留下大量的物资,同时也给谭茂良留下了五百名士兵,这些士兵可以用来防御海盗的袭击,也可以对付夷洲岛上的土著。
夷洲岛并非没有人居住,岛上除了不少土著外,还有为数不多的靠海生活的渔民,当然这时候还有一个无恶不作、无处不在的的配角:海盗。
吕泰新在准备开发夷洲的同时,就调查询问了附近生活的渔民,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夷洲岛上的土著大多数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一般情况下很少靠近海边。至于那些靠海吃饭因为某种原因留在夷洲岛上的渔民,他们大多数生活在有水靠海岸很近的地方,三五十人一群,或者形成百八十人的小村庄,在岛上种些粮食,打些鱼虾谋生。
可怜的海盗虽然在夷洲岛附近也有出没,但是并不经常骚扰岛上的渔民,这些渔民实在太穷了,提不起海盗的任何兴趣,连打牙祭都懒得理他们。海盗的目标主要是江南沿海的商船,不过因为江南王郢的叛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些海盗见唐军云集江南一带,很乖巧的把目标转移到福建以南更远的海上,从福建往北一带的海面上很少能看见海盗的踪影。
现在谭茂良要担心的主要是岛上的土著,这些土著来无影去无踪,利用地形和森林的掩护进行偷袭,这种可能存在的情况不得不防备。秦始皇在征讨南越的时候,几十万大军因为越人躲进了深山里,被活活的拖在南越的土地上,损兵折将不说差点秦始皇的伟业就要付诸东流。最后,如果不是利用招安、分化的各种手段,李烨的开发夷洲计划可能也会遭遇到相同的挫折。
所以,李烨和敬翔在制订移民夷洲的计划中,并不主张能迅速的占领整个夷洲,而是先登陆控制夷洲西边的大面积平原地区,在平原站稳脚跟的同时,采用羁縻政策分化拉拢部分土著,扶植土著中的温和派,打击土著中的强硬派,用少数土著人间接的通知大多数的土著人。这个计划的实施,有着很浓的殖民味道。
当初西班牙人开始殖民南洋的时候,就是通过扶植当地的土著人,打击已经在南洋生活了数百年的汉人,慢慢的将汉人的势力从南洋地区赶了出去,让汉人永久的失去了南洋这片战略经济屏障。
夷洲移民的计划完全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每隔两三个月,就从嵊泗列岛上将一部分移民先送往澎湖列岛,然后在澎湖列岛上生活一段时间,最后在分批的将移民送往已经建设好的居住地。
在这段时间之内,所有的建设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计划来进行,修建码头和房屋是重中之重,接着就是开垦土地生产粮食,尽快的摆脱对大陆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