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就不去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渤海国到底想从李烨这里得到什么,在谜底没有揭晓之前,李烨还真的猜不出来渤海国的目的。
当然渤海国选择在这个时间将李燕的事情告诉李烨,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李烨发现其中有太多的不合理性,为什么要让李烨到渤海国去接李燕,为什么不明火执仗的把意图说清楚,为什么会选在这个时间点上,很多问题解释不清楚,李烨想问问敬翔的意见再说。
十二月十六日,李烨回到了登州,阿布思望还留在辽东半岛打探战后渤海国的反应,情报还一时无法传回来,没有多少可以参考的信息。
李烨的书案上摆放着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军的动向,八月,王仙芝乘敌尚未集结,中原空虚之机,率军西进,攻陷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八县,威胁东都。唐廷急命忠武(治今河南许昌)节度使崔安潜率兵进攻起义军,命昭义(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曹翔率兵五千,会同义成(今河南滑县)兵守东都,又命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招讨副使,统帅东都守戍兵马。命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节度使李福选兵二千守汝(今河南临汝)、邓(今河南邓县)要路;命邠宁(今陕西彬县)节度使李侃、凤翔节度使令狐绹选步兵一千、骑兵五百守陕州(今河南陕县)、潼关,阻遏起义军西进。九月二日,王仙芝攻克汝州,擒刺史王镣。东都大惊,官员百姓携家出城。王仙芝乘胜再克阳武(今河河南),攻郑州受挫,遂率军向南攻打唐(今河南泌阳)、邓。十月,克郢(今湖北京山)、复(今湖北沔阳西南)二州。十二月,转攻申(今河南信阳)、光(今河南潢川)、庐(今安徽合肥)、寿(今安徽寿县)等州。淮南(今江苏扬州)节度使刘邺奏请增兵,唐廷命感化节度使薛能选精兵数千援助。
此时的中原乱象以生,朝堂一下在派出了六路大军围剿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军,只任命了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招讨副使,招讨使宋威却在青州休整,各路藩镇人马没有统一的指挥,相互之间更没有协调配合的可能,如此一盘散沙的围剿其结果不难想像。
如果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唐末乱象的话,天平军作乱无意是朝堂纵容无能的真实写照,正月,天平军(今山东东平西北)遣将士张晏等救援沂州。七月返回途中,天平军闻北境又有农民起义,遂命其留原地防守。张晏等不从军令,喧噪回归郓州。天平都将张思泰、李承佑出城,与晏等裂袖结义,并以已俸禄钱设酒肴慰谕,军乱遂定。天平军奏称张晏等作乱,唐廷命加宣慰,不得穷究。
姑息养奸也好、包庇纵容也罢了,朝堂控制能力的虚弱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各地藩镇和野心家将领纷纷的开始相仿,乘机开始谋划夺权的行动,更加加深了唐末的动荡。
就在这时,唐朝廷又连出昏招,以中原地区农民纷纷起义,敕命福建、江西、湖南诸道观察使、刺史,皆训练士卒。又令天下乡村各置弓刀兵器以防不测,这不是让野心家乘机拥兵自重吗?唐末的乱世已经开始呈现。
虽然李烨一直关心着王仙芝和黄巢的动向,可是这时候李烨已经无心过问此事,中原的糜烂对李烨本来就是好事,李烨巴不得越乱越好,自己才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发展空间。
没有多余的话,李烨直接把渤海国来信递给敬翔,靠在椅背上等着敬翔开口。
“李刺史,信中所说的李刺史身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事情过于蹊跷,李刺史是否能言明”
李烨那知道自己什么身世,也就几年前听鲁鹏讲过自己前身父亲的一点事情,知道自己的亲身母亲是父亲从海边救回来的,生下李烨不久就去世了,李烨能知道什么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大母跟父亲的关系很僵,父亲和亲身母亲先后去世,大母也不清楚什么是李烨的身世,让李烨能说什么。
李烨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说了一遍道:“某也就知道这么多,认识父亲很久的鲁鹏也不清楚亲生母亲的情况,如果以信中所言,渤海国应该有人了解某的身世。此人不来登州找某,反要让某去渤海国,而且绑架了李燕,道理有些说不通”。
敬翔略微思考了一下道:“事情虽然过于蹊跷,但是依然有脉络可循,首先绑架李燕之人两年未见动静,不能说对李刺史没有了解,既然在这个时候写信给李刺史要求相见,必然是有求于李刺史。至于为什么不来登州,而让李刺史去渤海国,想必绑架李燕的幕后之人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某观察送信之人发现,此人好像是宫中内侍,这样看来绑架李燕之人必然是渤海国皇宫之人。从种种迹象表明,此人并非是渤海国国王派来的,而应该是出自渤海国后宫,这样就说的通了”。
不得不佩服敬翔剥丝抽茧的功夫,放到后世绝对是一名刑侦高手,一点细微的表相都能被无限放大加以利用,再给敬翔多一点信息,估计敬翔离真相就更加近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李烨一个头两个大,李燕落在渤海国已经非常棘手,要是以敬翔的分析,李燕现在可能在渤海国的后宫里。派兵攻打渤海国,那简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