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的意见,极具代表性,若不是通过神梦,知道过了这村,以后怕是再无这店,黄顺也是举双手赞同。
现在,形势催人,即使一贯小心谨慎的黄顺,此时也放弃了多年奉行的信条,该走大干特干,跨越式前进的路线。
黄顺不顾会上大多数人的反对,强硬表示,经略河西,拿下凉州城已是既定任务,必须执行。这个决心,自己已经下了。现在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创造条件,支持远征。
凉州城要拿下,榆林城也不能轻易放弃。就算王珣不要,呼延辽也舍不得。毕竟,榆林距离定襄相对近便,定襄放牧,榆林种地,对呼延部来说,是不可能放弃的诱惑。
要保住榆林城,首要的就是要消除羌兵的威胁。相比经略凉州城,要做到这点,就是小菜一碟。于是,很自然的,榆林城和凉州城的事情放在一块,一起解决。
真亏了黄顺手下这一众天才般的脑袋,被黄顺强迫着聚在一起,谋划了三天三夜,终于交出了一份还算令黄顺满意的答卷。
时间不等人,黄顺一旦拍板,各方面立刻动作起来,黄顺也不再居中指挥协调,而是带着程瑶、呼延康和彭威、彭风、荆恬和程郊,与褚仁一起,离开榆林,奔赴潼关。需要他们完成的任务很重,既要解决羌人的威胁,还要解决经略凉州城时间不够的问题。
潼关前线,羌兵的主力,放在蒲坂渡口对面,与徐晃大军隔河对峙,阻止徐晃过河就是他们的任务。
时值冬天,按常理,黄河早已结冰,冰面上过人过车都不成问题。但现在,这一带成了战场,就不能以常理来推测。再厚的冰层,也架不住人为的破坏。所以,这里的黄河水依旧流淌。水里寒冷刺骨,根本不可能涉水渡河。
徐晃这一路,本是作为奇兵,只有出其不意才能达到目的。现在变成两军正面对峙,饶是徐晃久经战阵,饱读兵书,却只拿眼前的黄河没有办法。
对面的羌兵,倒也尽职尽责,日夜盯防河面,没有丝毫松懈。马超和韩遂早已跟他们许诺,只要守住潼关,迫使曹操退兵,羌人的地盘,就可以深入到关中。
关中号称中华的龙兴之地,得关中者得天下。进入关中的诱惑,足以激发羌人全部的战斗激情。何况,马超还进一步许诺,如果能击败曹兵,出潼关追击。羌兵所到之处,允许其大掠三日,作为对羌兵的犒赏。这更是刺激的那些羌人,战争的荷尔蒙大爆发,恨不得立即渡河作战,将前面的徐晃部队撕成粉碎。同样的,天堑黄河阻止了他们的冲动。
就在两边都有战意,却只不得接触的僵持时,榆林城被人偷袭失守的消息,终于从榆林那边传了过来。
榆林的羌人和羯人,在前线的足有两万多人,一听王珣不过一千来人,就把他们的老巢给占了,恨得呼天抢地,当即就要提兵杀回去。
羌兵元帅子桑会当然不同意,好言劝说不成,便以军令震慑:没有军令,敢擅自调兵者,杀无赦。
榆林的羌人和羯人哪会把他放眼里。他们是冲着韩遂的面子来的,而子桑会是马超任命的元帅,这里面的关系就微妙了,平常没事什么都好说,但出了这事,矛盾就暴露了。
子桑会明显压服不了他们,军令搬出来也不好使。眼看他们整队就要撤走,子桑会没办法,只好将自己的军队调上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同时,子桑会告诉他们,要走可以,但需要潼关的马超和韩遂点头。榆林人哪等得及。多耽搁一天,就给了王珣一天的准备时间。耽搁久了,等人家站稳了,准备好了,他们再想夺回榆林城,就要付出成倍的代价。
双方正在僵持着,对岸的徐晃看到了机会,立刻部署下去,当夜就安排偷渡。果然,这回,没有了警戒的船只和巡逻队,连岸上的火把,都少了很多。黑漆漆的河面,很适合偷袭。
徐晃亲自带队偷袭成功,立刻指挥士兵上岸,抢占营地据守,守住登岸点,后续大部队开始大张旗鼓的渡河。
发现不对的羌人,再也顾不上内讧,手忙脚乱的调兵围剿。乌合之众对精锐之师,没有了黄河的限制,差距立马显现出来。
多出徐晃兵马数倍的羌兵,反而被徐晃的小股骑兵杀得抱头鼠窜。而且,徐晃这边,来自对岸的援兵源源不断,很快,徐晃就指挥部队,勇敢杀出军营,对羌兵开始全线冲击。
羌兵全面败退,败兵一窝蜂向潼关撤退。撤退途中,榆林的羌兵和羯兵偷偷溜了,往榆林方向赶路。
这些情况,褚仁的眼线观察的丝毫不漏,精确的情报及时的传到祖渊的手上。祖渊与王珣一合计,与其在榆林等待决战,不如主动出击,在路上设伏全歼这伙羌人和羯人,彻底站稳榆林。
于是,王珣和呼延辽,率一千精兵,昼夜兼程赶至赤城川,打出马超的旗号,拦住了同样匆匆赶路的羌人和羯人。
羌人和羯人毕竟属于临战脱逃,马超的威猛,他们也是听说过的,现在看马超派人拦住去路,心里先就忐忑。头人们正陪着笑脸,小心的解释呢,王珣和呼延辽突然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