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凡停顿了一下:“他刚才说,我制作了和被挑战者相同的菜,这句话确实错了,两款菜外形上看起来相同,但你们品尝之后,心里一定非常奇怪,因为它们是不相同的。”
9号评委欠了欠身,不小心碰歪了打分牌,人们看到,他给郭小凡打的是满分10分,给苏淮河打是8分。
他扶正牌子,问道:“郭师傅,我也觉得非常奇怪,我研究三大菜系二十多年,还没见着过如此类同,口味却殊异的菜肴,你给说道说道,这是为什么。”
郭小凡感激地看了眼他,这位,不在白冰势力掌控范围。
朗声开口:“因为我这三款菜,都是失传百年以上的宫廷御膳,他们这三款菜,是后人根据民间流传的配方制成,咳简单点说,他们做得不正宗。而我的菜,可以简单理解成,是他们的祖宗菜。”
“祖宗菜?”现场多数人都惊得站起了身。
“艾玛,你确定郭小凡不是在吹牛?”
“一个人,同时做出了三款失传百年以上的宫廷菜,你信吗?”
“不可能的吧?”
“也许在糊弄评委。”
“同时做了三只失传菜,这是在考验我智商吗?”
苏淮河等三人,气得脸色惨白,又不好发作,烹饪传承里,就有祖宗菜这个说法,说的是菜肴源头,倒不是刻意贬损。
观众席,早就像炸开了锅似地,郭小凡一人再折腾出三只失传的宫廷菜,加上之前两只,他一人两个月的成果,比整个浙省烹饪界还要多?
你让人们怎么相信?
更严重的是,如果确定这三只是祖宗菜,那么三大门派的脸,往哪儿搁?
9号评委脸色严峻地开了口:“郭师傅,你是不是应该再慎重些,失传菜复古,这事非同小可,我记得去年一年,浙省烹饪界也才复古了二十余只,全国数量最多,你一场比赛就复了三只?”
郭小凡点着头:“这个都是有依据的,我等下把古籍记录说一下,你们循迹查找,就可以确定它是不是复古了。当然,口味这事,那就没辙了,由皇帝说了算,可惜皇帝不在。”
刚才反对他的评委摇着头:“郭师傅,复古菜,应该由相关机构来评定,我们打分时,可不会考虑这个因素。”
“嗯,评委老师,这个我理解。我并不指望依靠这个来加分,只希望能得到公平待遇就行。”
丽丽见时间不早,正想上前请评分亮分,9号评委却依旧开口问:“郭师傅,刚才你说有古籍可循,方便透露一下么?”
“没问题。”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咳,刚才我连菜名也没报呢。”
“第一只是淮阳菜,我的菜名有一字之差,它叫软兜长鱼,早在元明时期就成为了宫廷菜。两江总督左宗棠意外在民间遇见它,从而成为贡品,其实是它根据民间制作方式的改良,一直流传至今。”
“我拍晕鱼、去胆,是明朝宫廷菜谱所记载的正宗制作方式,失传后流落民间,这两道工序就给省了。你们可以去查清人徐珂在其清稗类钞饮食类中的相关记载。”
“第二只童子叫化鸡,严格意义上不算宫廷菜,只不过入选过御膳。它跟明朝时的丐帮有关,现今流传的叫化鸡起源于三百年前清朝的说法,是讹传,应该还要前推一百年左右。可以查阅明朝大学士钱牧斋的相关文献,他也是位大吃货,在省苏常熟虞山一带散步时,无意间发现叫化鸡,然后引进宫的。不久明朝就亡了,此菜宫廷做法就此失传。”
“第三只看起来像狮子头,但它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葵花斩肉。可以追溯到距今1500年前的隋炀帝杨广,宫廷做法后世几经演变,定型于目前的苏派做法。我的是原汁原味的隋朝宫廷做法。”
郭小凡语速超快,一气呵成,听得评委都呆了,观众席也是鸦雀无声。只有苏淮河等三人,在一叠声“一派胡言”“胡说八道”地反对着。
郭小凡说完,现场已经被爆米花的炸声似地,完全爆了。
“我太难以置信了,刚才根据郭老师说的,上网查了下,玛哎,古籍上果然有出处。”
“在哪儿在哪儿,咳,古籍影印本,全是文言文,我看不懂的。”
“你们说,郭老师的这三款菜,真是失传的皇家菜?”
“且慢定论,专家还没说呢。”
“专家?这年头你还信专家?”
现场的手机查阅古籍,毕竟有难度,美食网视频下的主帖、跟帖,那可就更热闹喽。
有一位网友神速地将所有能查到的出处,全部摘编成帖,发上网后,美食网小编立即将它置顶,短短几分钟功夫,跟帖就达到了数页。
以往少人问津的美食网,借助郭小凡神力,迅速蹿红,点击量在裂变式增长。
“我们强烈支持郭老师,这种有理论、有依据、有现场制作的菜肴,无须怀疑它的权威性。”
“秒杀三大少掌门,这不是演习,这是真的。”
“还要什么专家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