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地球最后一个帝国> 第155章 风雨欲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章 风雨欲来(1 / 2)

李振安听了袁世凯奉承之言,一张老脸浮现出得意的笑容,却故意摆了摆手谦逊地道:“袁大人你是不知道啊,那洋车坐着虽然平稳,但里面气味着实难受,还不如坐在马上舒坦些,要说我李振安,当年也是跟着文宗皇帝(既咸丰)南征北战的老将,些许颠簸还不在话下。”

袁世凯心道文宗皇帝什么时候南征北战了?难道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不成,那倒真是南征北战,从北京跑到承德去了,何况你老人家当初是举人及第,和将军有一文钱关系吗?

袁世凯暗自不屑,却依然笑容满面,“李大人真是风骨绰烁,今日李大人身为监斩官,将这一干祸国叛贼统统处死,当会名留青史啊!”

李振安听了袁世凯之言,脸上得意之色更浓,装模作样地叹息一声,

“唉!不过是沾老佛爷一点光罢了,老佛爷明察秋毫,我李振安就是个跑腿的!”

李振安心里还真没把袁世凯说的这个“荣誉”当回事,最近他心情一直不错,不是因为它能亲自“除贼”。而是他得到了一个消息:慈禧太后有意罢黜载湉,立醇亲王载沣为帝。

李振安身为醇亲王教师,虽然也是一项殊荣,但远远没有帝师来得好听,如果载沣真当了皇帝,那他这个老师也将水涨船高,李振安是汉族人,如果没有特殊渠道是不可能再向上攀升了,而现在这样一个天大的机遇就在眼前,李振安能不高兴吗?

更何况李振安觉得,如果载沣当了皇帝,那赐自己一个八旗身份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到时候萌阴后人,流芳千古不在话下。

李振安想着想着就笑容满面,无意间瞥见袁世凯身后的北洋军,随意地道:“我说袁大人,咱不就来监斩几个囚犯吗?刽子手一刀的事,你袁大人带这么多人来干什么?”

袁世凯带的人确实不少,足有一千人,而清军押解队伍、维持治安队伍和李振安的监斩队伍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人。

“李大人,你老人家是不知道,袁某心里愧疚啊,袁某带兵多年,一心报效我大清帝国,哪知道练兵不过半年,手下竟出了赵建国这样的幺蛾子,我对不起皇上,对不老佛爷啊。

那赵建国一向善于蛊惑人心,以前浪迹北京,有不少狐朋狗友,袁某担心这次行刑出什么意外,所以才带了这些人来维护秩序,李大人,你老人家放心,如果这次保护刑场不力,我袁世凯定当自裁以谢天下!”

袁世凯早知道有人会问这个问题,一张圆脸痛心疾首,仰扬顿挫,仿佛真恨赵建国入骨。李振安看了袁世凯表情,心想袁世凯如此作为也可理解,哪个满清重臣摊上赵建国这么个败类会好受?自己叛乱不要紧,还影响了上司前途。

李振安不疑有他,继续与袁世凯攀谈着,袁世凯同时也注意着李振安的表情,这个少年读书读到傻、中年攀龙附凤攀到傻、老年当官当到傻的老头子,心机确实欠缺点,除了满面的幻想外,不似作伪,袁世凯稍稍放下担心。

袁世凯和李振安并马进入重兵保卫的菜市口刑场,刑场内早已人山人海,而周围许多店铺都已歇业,害怕受到人流冲击,纷纷紧闭着店门。

变法志士和新军士兵被清军押上高台,高台名叫断魂台,是历来重犯斩首之所,但显然今天的犯人太多,新军亲属被成排地逼跪在高台之下。

所有的刽子手都集中在了刑场,但总共也不过两百来人,连斩首新军都不够,清政府又临时抽调了附近府县的刽子手,但即便如此,新军亲属也只能分成几十批斩首,明晃晃的厚背阔刃刀在阳光下闪着刺人的寒光。

李振安在监斩主位端坐,刚才坐在战马上,尽管马匹驯服,速度也很慢,但还是恍得他有些难受,看着昏昏沉沉的太阳,心里不停祈愿太阳快到中天,那样就能早点回去抱第十四个儿子生的第七个孙子了。

太阳一寸一寸在天上挪着,袁世凯双掌撑在面前的案几上,静静地注视着整个刑场,过了一会儿王士珍走过来,附在袁世凯耳边轻声道:“大人,兄弟们传来消息,已经全部就位!”

袁世凯轻轻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拿起面前的一盏玻璃茶杯,这是王士珍与混在百姓之中的北洋士兵之间约定的暗号,只要茶杯落地,就是正式反叛之时。

百姓依然在小声议论着,表达着内心的不满,上万人的交头接耳让整条长街人声鼎沸,而在汹涌的围观百姓之中,一些人却安静地看着这一切。

抱着黑色布包的乞丐,推着推车的小贩,茶楼上慢条斯理饮茶的顾客,他们混迹于人群之中,不时瞟向刑台一眼,一个杵着拐棍的残疾人站在人群的最前列,眼睛的余光一直注视着袁世凯手中的茶杯。

阳光照满了刑场的每一个角落,春日的阳光长时间照射下还是有能量的,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不停擦拭着脸上的汗珠,李振安甚至脱下官帽,扯开衣襟,给自己削瘦的胸口扇风。

站岗的八旗士兵也纷纷露出不耐之色,只有那些强壮的刽子手坚挺地站着,豆大的汗珠滑下脸颊,滴在犯人的额头上。

直到李振安在煎熬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