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要求越来越高,临海造船厂已经快要跟不上时代了。”
“加工精度应该是机床的问题吧,将机床升级换代不就行了?”王海问了一个绝对的外门问题。
“小兄弟,我们厂用的已经是国内最先进的机器了,但是和发达国家的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提高工艺,上个月在米国订购了一台高精密全自动数控机床,还有配套的机器人、切割焊接设备,控制系统,总共花费3000多万美元,可惜在港口被禁止运输,认为其中含有高科技。现在已经放置了一个半月了,哎,现在退货的话就只能拿到一半的钱,可是这样放着也不是个问题,联系了很多的运输公司,甚至是走私船只都没有办法。”
“不是说米国开放了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了吗?”王海还真是不知道这些东西,念书都快要念傻了。
“哼,那些开放的我们国内自己都能生产,而且造价更低,有屁用。”吴老板气愤的爆口粗。
这些事情谁都气愤,可是没用,华夏发展的时间毕竟太短,正式的科技发展还不到50年时间,而米国等西方发的国家发展科技已经足有近200年,虽说华夏一直强调说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只相差50年,可是现在是技术大进步的时间,10年,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等级,50年的差距,整整是一个时代的差距,在高精尖领域,华夏差的还是太多。
听到这话,王海却是心中一亮,这是自己进军海洋的契机。一个行业,如果没有领头人,自己想要凭本事发展,太难,四处碰壁不说,最后很可能一事无成。所以之前王海一直没有踏入大海,就算是现在的钱足够买一艘万吨巨轮。现实就是不是你有船了,就有买卖,必须有相应的关系,否则就算是百万吨巨轮都要烂在海里,淡水河谷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饭后,王海带着叶霞萱回到家里,就开始思索,自己如何把握这个契机。
晚上11:30,等叶霞萱走后,王海来到海边。现在,王海已经能够保持水循一个小时,在水循状态,感觉不到寒冷,连衣服也不会湿。当然最重要的是,星梭已经炼化了八成,已经勉强够用了。
拿出星梭,王海决定试试,看看能达到什么样的情况。
(这一章修改了多次,还是不好。为了这点契机,查了n多的资料,数次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