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临安侯其实认识你的。那老家伙最喜欢收集名人的墨宝了,我在他书房里见过大郎的墨宝呢。”小郡王大大咧咧的说道。
“呃……我没害羞……”秦允明强调的说道,他只是觉得自己一个外人,大过年小郡王是走亲戚,自己掺和进去不太好而已。不过他叹了一口气,又道,“那好吧,我跟你一起去吧。”
小郡王开心的说道:“这就好了嘛。走走走,速去。”
于是,小郡王嘱咐了一个下人等父王醒来后交代一句秦允明的去向,然后就拉着秦允明直接出了王府。王府门口他那辆马车还停在那里,两个人上了马车,有说有笑的就向临安侯家去了。
临安侯是太祖那一系的亲戚,至于是太祖的第几代的辈份倒是说不清楚了。临安侯虽然被封在临安县,但是他却一直住在杭州城内,一是因为杭州城与临安县就隔着一道城墙而已,二是杭州城自然要比一个县区繁华得多。
宋太祖那一脉的亲戚大多都已经没落了,有的人家甚至穷得连自己是皇亲国戚都不知道。倒是临安侯祖上积德,其阿公中过进士、当过官,父亲承荫入仕,并且一边当官还一边经商,利用官商合并的关系,将家业打理的极其富庶。
到了临安侯继承家业时,恰好遇到神宗皇帝重整皇家族谱,而其又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快就被宗正寺核实了血脉身份,被神宗封为了临安侯。
临安侯的身份得直,家业又富庶,自然人就潇洒起来了。时常与同在杭州城内的国公、县公、王爷们混在一起,渐渐越来越有皇族的气派。
秦允明与小郡王抵达了城西临安侯府邸。
临安侯府邸十分气派,要比秦府大了一个档次,当然比起吴王府却要稍逊一筹。
侯府的小厮认得是小郡王的马车,连忙打开了侧门,将小郡王的马车迎入了偏门。
两个刚下车,侯府的一个小管事笑吟吟了赶了过来,煞有其事的说道:“哎哟,小王爷您刚才急匆匆的跑去哪里了,我们老爷还以为哪里惹罪了小王爷,害得咱们担心好一阵呀。”
小郡王无所谓的说道:“哦,没事。我府上来了一位贵客,刚才急着跑回去招呼了。喏,就是这位贵客,想必侯爷见了他,同样会惊喜不已呢!”
他说着,指了指一旁的秦允明。
小管事见秦允明气宇轩昂、衣着华贵,一看就是有档次的人,连忙讨好的说道:“小王爷的贵客当然是贵客了,小的这就去禀告侯爷一声!”
“去去去,快去吧,就说我赵奕的好兄弟、杭州著名的才子秦三盏秦公子来拜访他老人家。”小王爷神气十足的说道。
那小管事一听原来这位衣冠楚楚的少年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允明,当即整个人的腰又弯了几公分,连连说道:“原来是秦三盏秦公子呀!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小的这就去禀告侯爷。”
说完,屁颠屁颠的就小跑而去了。
见了临安侯之后,这位年逾半百的老侯爷对秦允明百般热情。当然秦允明心里还是很清楚,侯爷的这份热情当中,最起码有三成是出自对小郡王的奉承罢了。不过这也无所谓,好歹还有七成左右是出自真心,可见自己在杭州城的名气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了。
这时虽然是傍晚的天色,但是临安侯府院子里的戏折子正好还有最后一出。
临安侯引着秦允明、小郡王到了府院去看戏,顺便将自己的一众亲友介绍了一番。只是侯门深似海,临安侯的亲戚没有五百也有三百,整个府院里一共摆了三个戏场,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人影。再加上一旁端茶倒水的丫鬟下人们,简直比赶集还热闹。
人太多,自然不能一一介绍,也就是走走客套而已。
临安侯将秦允明和小郡王亲到自己身边落座,不过这时他对看戏已经没了多大的性质,倒是不停的秦允明闲聊。
“大郎,你明年开春果然要上京投靠太学?”临安侯在听说秦允明要读书的消息之后,不由显得有些惊讶了起来。
“正是,晚生年岁不小,自当将心思放在一些正经事上才是!”秦允明客套的回了一句。他以为临安侯又是像其他人一样,对自己这个已经颇有名气的才子要去读书感到疑惑不解,自己内心早就对这个问题已经是疲惫了。
“这还真是太巧了。”临安侯忽然转惊为喜,哈哈大笑了起来。
秦允明有些摸不着头脑,刚准备开口发问时,一旁小郡王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向秦允明解释道:“侯爷家的五郎刚满十八岁,明年开春也是要去太学读书的。”
小胖子吐了一口气瓜子皮,叹息道:“你们这些人啊,读书有什么好玩的,一个一个都要去读书。读书也就罢了,咱们杭州那么多书塾,在杭州读书不也一样嘛,非要跑到京城去作甚鸟事呢!”
在秦允明和小郡王谈话之际,临安侯转过身向站在身后侍候的一个侍女吩咐了道:“去,将五郎叫过来。”
侍女连连应了一声,小跑离去了。
临安侯笑眯眯的又转过身来对秦允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