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二卷鏖战晋绥 第三百二十七章 进入外蒙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鏖战晋绥 第三百二十七章 进入外蒙古(2 / 3)

放牧没有走向集体化道路很是不解

乌兰夫告诉外蒙古的同志们,绥远、察哈尔、宁夏的蒙古族同胞并不认为脱离中国寻求独立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他们将努力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获得充分的社会管理的自主权,中国共产党已经承诺将尊重蒙古族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让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和内地省份一样的发展建设的优惠政策,现在的做法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欢迎

阿玛尔比较关注绥远的经济建设,得知绥远获得农业、畜牧业大丰收后很感兴趣,对他们依然实行私有制却增加了粮食、牛羊产量、生产出大量日用产品很是不解

乌兰夫说绥远只是中国的一个省,虽然他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但发展国有制的工业企业、集体农庄的条件并不成熟,必须考虑国内政治影响,将来不仅绥远全中国也会走向集体化

鲁布桑沙拉布则询问起具体的交换价格,乌兰夫说支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是绥远的基本立场,不过绥远的商品、粮食、蔬菜、布匹都是业主的并不是政府的财富,如果外蒙古希望获得只能通过与私营的贸易货栈交易,政府可以鼓励这些商人来乌兰巴托

原本想着通过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分工的形式来进行易货贸易,没想到绥远并不愿以政府的面目出现,只希望民间贸易理由竟然是他们无权调动资本家、地主手里的理应由国家政府控制的粮食等物资,简直太落后了,根本不是一个共产党政权的所作所为

谈判因为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别无疾而终,物资运输依然继续,到九月份,鲁布桑沙拉布、达希丹巴来到扎门乌德再次要求举行贸易谈判,郑义斋、乌兰夫、秦基伟、吴鹤龄、李守信等邀请对方来到改名叫二连浩特的额仁达布散淖尔参观,客人们被这里的繁华惊呆了

三个多月这里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已经拥有五万多人口,政府雇用的三万多人从事物资运输、储备、管理工作,有从内地往这里运输的,有从这里向苏联运输的,还有万余人在修建仓库、住房、交易市场、道路,数千商人在这里开办了数百家商行货栈,展示自己的货物

时髦的皮夹克、皮衣、皮靴、皮包,绚丽多彩的地毯、毛毯、毛毡,棉布、帆布、麻绳、毛巾、棉絮、被面、民族服装,琳琅满目的铜壶、铁锅、刀具、白纸、稿纸、作业本,十几个仓库里堆满粮食、罐头、白菜、土豆、洋葱,陶罐装的、玻璃瓶装的白酒,还有水泥

郑义斋热情地跟商人们打招呼,把他们介绍给外蒙古朋友,鲁布桑沙拉布直接用蒙古语言与商贩们交流商品品质和价格,看得出他们见啥都喜欢对价格很是满意不过商人们说如果外蒙的兄弟们需要他们还要回去备货,堆积在这里的都是大商家预定发放苏联去的

两人在苏联呆了很长时间,当然知道苏联缺这些,苏联有一亿多人口,可粮食只能保证六成,还是把洋芋也算上,每年都要花宝贵的外汇从中欧进口远东地区、外蒙古地区处在寒带产量太低、路途遥远运输成本大,这里的品质、价格绝对比从欧洲买的好、便宜

来到二连浩特市政府,云清市长、李守信总经理分别介绍了口岸管理、出关手续、关税征稽的法规,交易的一般流程、方式、资金结算方式等跟苏联、蒙古差别很大的外贸制度

两个原本带着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自豪前来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同胞的官员,没有了骄傲,只是请求绥远方面尽可能从储备中挤出一部分物资出口到蒙古人民共和国

郑义斋说绥远民主政府只是一个地方政权,没有进出口权限,仅仅是鼓励民间贸易为双方搭建交易平台,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如何交货、如何付款需要商家跟商家协商政府不做生意,但政府要保证商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政府的承诺商人们也不敢去

李守信则提出外蒙古地大人稀,商业成本大利润却不高,建议由外蒙方面组成采购团来二连浩特选购运回自销达希丹巴没想到乔巴山同志担心商人们进入外蒙会破坏国家的独立地位,来之前叮嘱只能在乌兰巴托城外交易,好像很不情愿地施舍绥远商人一样

哪知道这些万恶的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奸商根本就不想去外蒙古,就想守在舒适的二连浩特等着赚我们的钱,太可恶了他有心痛斥对方,可他现在是有求于人家只好忍耐

乌兰巴托要建成东方莫斯科,集中了20多万人在搞城市建设,还有20多万城市居民、企业工人、政府各级干部、大中学生、残余寺庙里的喇嘛全都靠不到50万农牧民供养

国有化、集体化运动后,从事传统农业、畜牧业的农牧民被集中在集体农庄里,地主富农、王公贵族被剥夺生命,奇怪的是翻身做主的农奴们离开了反动领主们的压迫、剥削却都不会生产生活了,牲畜大量被杀、人口饿死病死十几万,到现在也没恢复到历史最好年成

而苏联方面却要求蒙古人民共和国在抗击日寇侵略的反法西斯事业中承担多的责任,蒙古人民军扩编到十一个师五万多人,苏联又进驻了57特别军、空军一个师六七万人,也要由蒙古方面负担,贫弱的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