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艺术区的话,就以漫画或者说动漫为主了。(”
凯瑟琳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临时为学区加入了艺术学区。
现在凯瑟琳发现,原来自己临时加入的这个学区,似乎并不是那么没用。
至少凯瑟琳现在看来,这个学区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作用,至少用来培养一批能够让凯瑟琳看得顺眼的动漫,这便已经够了的。
说起来,通过艺术来改善审美,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人们都是追求艺术的,高雅的艺术,哪怕仅仅只是跟风,也会让人趋之若鹜。在中国的时候,这一点不明显,但是放在欧美,这却能够显而易见的看出其中的差别和差距了。
欧美人都比较喜欢什么艺术的。
在中国,拍卖出高价的玩意儿的东西,往往是古董。
而在欧美,却往往是艺术品。
什么梵高、毕加索,什么的达芬奇、罗丹之类的,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玩意儿。
凯瑟琳想了想,觉得可行。
“另外,机甲一定要合理,我实在想象不出一个大块头是如何能够在宇宙之中穿梭而不被重力撕裂的……嗯,米氏粒子的话也就看看而已,实际用起来的话,似乎并不太好用……”
凯瑟琳想到了高达系列里面原本的一些内容的。
说实话,凯瑟琳倒是挺喜欢高达那拉风的造型的,故事剧情大部分时候也很喜欢——除了某些时候日本人特地犯二的时候。
说起来,凯瑟琳觉得高达蛋蛋里面的刹那的那句:“我就是高达。”实在是很燃很带感。
米氏粒子看起来是为了高达的存在而设定的一种强大的玩意儿,但事实上这东西也是漏洞百出。
如果换成是无数的电池包+rpg大炮,那才是王道啊……
人形机甲在太空绝对hold不住,先不说重力了,主角那种bt的驾驶水准,就能够让机甲散架。
骚年,机器没有那么坚强,真的。
所以凯瑟琳干脆设定有一种“力场”,这种力场会产生一种圆形的质量效应场,力场本身是均匀的,所以开启了力场的机体,便可以看做是一个球体,所以什么空气动力学、什么重力什么的,就都可以无视了。
而且这样的力场可以让机器转移大部分的攻击,而且还有战斗辅助系统,这种系统从实战出发,能够让驾驶员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而且根据人类意识本身判断,换成机甲是最合适的。
另一方面,凯瑟琳设计的“力场”只有同样的力场才能起到抵消的作用,于是,传统的攻击手段就被淘汰了,历史回到了如同中世纪那样的骑士小队的精英作战的过程……
当然,一般人也不是拿力场没辙,开启了力场之后,整个机器就会变成一种类似于超强的合金体一样的存在,如果是类似于大伊万这样的存在,便可以将其直接破坏。
“力场”源于机器本身的质量效应器,效应场本身具有很强的能量,只是需要电源才能激活,如果被破坏的话,机器就会整个爆炸,所以“高达”系列里面没有能量的机器还能毁天灭地的自爆的这种情况,也就合理了。
说起来,凯瑟琳并不是多炮塔神教的,rpg神教也不算。
凯瑟琳是属于大伊万神教的一员。
什么rpg火箭炮、什么多炮塔、什么刚大木变形金刚宇宙大帝之类的,给他们一发大伊万,直接就安静了……
什么?当量不够?
嗯,直接换成更大当量的就好了,大伊万*10倍威力……
good-job!
“嗯,这样貌似就合理了。”
嗯,这样就ok了。
凯瑟琳将自己的设想写在了纸上。
不过她随后又是犹豫了一下。
(这货不就是ps装甲的加强版本么?)
凯瑟琳汗颜。
“这就是你的那个日本什么机动战士的设定?”
凯瑟琳凌乱的在稿纸上写了一些东西,不过珍妮却似乎觉得很有趣的样子。
“差不多吧,不过还有剧情没有完成,可能要修改一些比较好……”
凯瑟琳自己在那里嘀咕。
(嗯,剧情的话,剩下来的,0079的剧情占用80%就差不多了,在小细节稍微修改一下……)
其实高达本身的剧情——尤其是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的时候,这都是很不错的。
这个时候的日本人受到欧美的影响最严重,也接纳了欧美人的一些观念,高达也同样是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就论剧情而言,这时候的高达的深度也在后来之上。
与凯瑟琳的“娱乐至上”不同,富野由悠季在创造高达的时候,事实上是包含了很多的政治上的观念和诉求来进行的。
反精英主义就是这其中的重点——这与未来的seed中鸡神一人单挑全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精英主义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